刘双喜知道他是不舍得吃草莓,若真不爱吃为何还要去草莓地里看?想必是见草莓少了,他不想和自己抢着吃,这个弟弟倒真是长大了。
刘双喜也不和刘四喜客气,过几日地里的草莓都会长起来,也不差这两个,到时多让人给他送些就好了。
菜是鲜摘的,肉是新杀的,比博济阁的饭菜不知好多少,刘四喜一口气连着吃了三碗饭,直到刘双喜要抢饭碗了还赶紧扒了几口。
刘双喜道:“你这么吃可不行啊,虽然长身体的时候,可一下子吃太多胃也受不了。”
刘四喜擦了擦嘴,“你是没吃过博济阁的饭菜,保准你吃完了就不想再吃,比猪食好点就是了。”
若是不考虑他在自己面前总是口无遮拦,倒也是个翩翩少年郎,相貌好、气质佳,走在街上回头率也八成以上。
刘双喜道:“你去博济阁是读书,又不是享受,若是吃得太好,整天总想着吃什么,还有心思读书吗?”
“早知博济阁是这样的,我当初才不会选那里。”刘四喜撇了撇嘴,不得不承认刘双喜说的还真有几分道理,博济阁一向就是倡导勤学苦修,虽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要兼顾到,但就是于饮食上很是严苛。
博济阁的山长认为只有吃得住苦,才能坚定心志,贪图享乐最终只能成为纨绔。虽然博济阁里的学生大多都出身富贵,但在这里谁贪图享乐一但被发现,轻则挨罚,重则就要被逐出门。
可也正因如此,当年老定北王可是对博济阁大加赞扬,显然也是赞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而正因老定北王的一席话,博济阁也算是声名远播。
可在刘四喜看来,老定北王真觉得博济阁有那么好?若真觉得有那么好,他当初为何不把他儿子送到博济阁读书?八成是怕那些纨绔子弟把华阳城弄得乌烟瘴气,让人都觉得博济阁好,再把人都送博济阁去。
“后悔也不晚啊,你若想换,我回头就让你姐夫派人给你换,又不是多大的事儿,反正我也没指望你读书多厉害。”刘双喜是真无所谓,刘四喜成不成器别人还敢当着她的面说?反正有她在,刘四喜也不会被欺负,就做个富贵闲人又怎样?
刘四喜却赶忙摆手,“别别,好好的若是因为吃不了苦就不在博济阁念书了,以后让你怎么见人?我怎么也不能给你丢脸啊,你就放心吧,虽说状元什么的有点难,我想必也不是那块料,但好歹秀才、举人我得努力努力啊,等将来我中了举人就不考了,到时让人说起,不是咱考不中状元,是咱不稀得考,让你也替我自豪。”
虽说不在乎刘四喜成不成器,但听了刘四喜的话,刘双喜心里真是欣慰,这个弟弟真是长大了啊,可嘴上还是说:“中了举人就不考了,我有啥可自豪的?你真考个状元回来我才自豪呢。”
刘四喜也不生气,嘿嘿笑道:“我这不是知道肯定考不上,就不丢那个人了。再说我也舍不得离开你和我大外甥,等以后就做生意,反正我也没啥大志向,靠我姐耀武扬威的也不丢人。”
刘双喜笑眯了眼,想到前些时候彩云和她说过,回城办事时遇到城里的几位家中有没定亲的闺女的夫人,都在同她打听刘四喜,想来是想要与刘四喜结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