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人有什么办法?”
张让看赵忠自信满满,心也跟着放了下来。
“先找名郎中给灵帝续命。灵帝若是殡天,继位的必然是太子刘辩。我们先和何太后搞好关系,这样我们才有一线生机。”
赵忠的话让张让泄气,还以为赵忠有什么高明的法子哪!原来就这?
“何太后的哥哥何进,他和我们一直不对付,刘辨上位,我们的死期不远。”
张让不屑的道。
“皇子年幼,我们鼓动何太后听政,何太后人屠夫出身,对治理国家毫无头绪。
至于何进,他乃是外戚,不能久在宫中,治理国家,还得依靠我们出主意。等刘辩登基,我们的权势不但不会削弱,说不定还能再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赵忠看张让不屑的样子,心里有气。这张让除了拍马屁,就是一个没脑子的蠢货。只是张让在灵帝跟前比自己更受宠,赵忠耐着性子讲解道。
“好主意,好办法……这样我们分头行动,赵大人带人去请名医。我带人去和何太后接触。”
张让说完,马上起身离开了。
主意是赵忠出的,张让自己去接触何太后,让自己去找名医,这张让还是一如既往的不要脸。
只是灵帝还在位,现在自己只能忍耐。等刘辩登基,自己必然能压他一头,到时候,哼哼……
赵忠暗骂一声,带人去找名医。
对京城里的算计,刘轩一无所知。接到朝廷同意出发的牒文,马上行动起来,安排出发塞外的各项事宜。
“父亲,当年你们在塞外是怎么扎营的?”
马上就要到冬天了,至于怎么过冬,刘轩的想法是挖地窖。不过五百人的地窖有多大,想想就头疼,何况接近一万人护国军也要考虑过冬问题,挖地窖不现实。问问乔玄当年是怎么扎营的借鉴一下。
“在塞外一般都是夯土成墙,在墙里面扎帐篷。不过冬天太冷,士兵们住在帐篷里面,多有冻伤。”
乔玄的话让刘轩想起一事。在前世刘轩是在农村长大的,记得自己小时候,见过别人做土胚的过程。用黏土加稻草做的土胚晒干后硬的像石头,当砖石用建房子。
这样的房子冬暖夏凉,坚固的很。只是草原上少石头,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做地基的石头。
刘轩点点头,没再问乔玄。
“诸葛先生,连弩造了多少?”
连弩是驰骋草原的保障,最是重要,刘轩一直忙别的事情,没关注连弩的生产制造情况。
“连弩造了一万三千把,弩箭有十万支。大部分没装箭杆,到了塞外再装也不迟。”
不装箭杆是为了便于携带,塞外虽然树木不多,箭杆还是好找的。
刘轩觉得自己一行人一进草原,必定会迎来一战。
至于是匈奴人还是鲜卑人没有定数,不过这一战是避免不了的。
臧霸,已经带着护国军在边境等着,有他的一万人在,刘轩不惧任何人。
心里甚至隐隐的期盼这一战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