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找谁?”
童子见两人面生好奇的问道。
刘轩忐忑的问:“可是卧龙先生的家?”
“是,不过我家主人外出访友去了。并不在家。”
刘轩放下心来,这童子不是诸葛亮就好。
“你家主人可说过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
时间紧,要是不远自己和赵云就等等,要是走的远的了,自己去找他,也不能在这里耽误时间。
“我家主人去庐江郡皖县了,什么时候回来没说。”
童子的话让刘轩心里拔凉。去庐江了?这可怎么办?自己仨月后去匈奴,什么时候有时间再回来说不准,诸葛亮的才能是自己急需的,放弃是不可能。
怎么办?……去庐江!刘轩一咬牙一跺脚,下了这决定。至于诸葛亮愿不愿意跟自己走,刘轩没考虑过,就是绑也要把他绑到塞外。
“走,去庐江郡找诸葛先生。”
刘轩说的颇有些咬牙切齿而又无奈。
“到那儿找诸葛先生?值得吗?那可是一千多里路!”
刚从洛阳赶琅琊,这一千多里路,走的平静无波,把赵云闷的心里长草。从琅琊赶到庐江又是一千多里路,万一再这样,那能把赵云闷死。
“子龙啊!诸葛先生计谋无双,我们想在匈奴站住脚,离不开他的。”
“比之公子如何?”
“我只是有些小聪明,诸葛先生那才是大智慧。米粒之光岂敢与皓月争辉。”
“米粒之光岂敢与皓月争辉。”赵云不当真,认为是刘轩在谦虚。
赵云对刘轩的智慧很是佩服,一听诸葛亮的智慧还在刘轩之上,顿时来了兴致。
“赶快走吧!早去早回来。我还是期待草原上的风光。”
两人没来得及休息,调转马头向着庐江郡走去。
刘轩有滑竿,可坐可躺。竹竿的弹性加上粗布的伸展性,让刘轩好像坐轿子子一样。如果再加上顶子就完美了。
躺累了就坐着,坐累了就下来骑马。一路上除了吃饭睡觉,就没停过。
一连走了四五天终于进了庐江郡地界。
庐江郡,属于刘轩前世的安徽地界,庐江县附近一片。大小乔的家就在皖县,刘轩前世没去过,但是对历史上有名的大乔小乔,可是耳熟能详的。
尤其是杜甫的那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更是让人生出无尽的遐想。
二乔是被孙策和周瑜拔皖的时候发现的。孙策的话很残忍,“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做婿,亦足为欢。”可见孙策和周瑜没把二乔看的多重。说来说去在他俩眼里,二乔不过是战利品而已。
小乔还算幸运,从三十岁开始守寡,到四十七去世,虽然后来孤苦,但是从结婚到三十岁之间,周瑜对她还不错,还是幸福的。
当然,也是因历史上没有记载周瑜的正妻是谁,留给了后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才觉得两人郎才女貌一定幸福。至于是不是真幸福,谁知道。
大乔的命运就惨多了,嫁给孙策六个月后,孙策意外被刺,最终不治身亡,大乔开始守寡直到去世。可以说大乔嫁了一个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