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不知道怎么走才是最近的路,只能按照自己当时来的路,原路返回。
首先刘轩找到了,当初自己骗小道士的道观。
只是小道士已经还俗去了,刘轩给老道士留下一锭金子,拒绝了老道士立长生牌的要求,带着赵云离开了道观。
“公子为何,对这道长如此的敬重?”
赵云见过刘轩穿道袍的样子,还以为这道士是刘轩的师傅呐!只是怎么看都不像,好奇的问道。
“当年我差点饿死,是得了道观的救济才活了下来。今天给他留下一锭金子,也算了断一段因缘。”
刘轩不好意思,把自己骗小道士的事情,告诉赵云。只能托口说,是得了道观的救济。
刘轩确实是,依靠骗了小道士的银子,这才开始了自己的腾飞之路。
当初骗道观一锭银子,而今还一锭金子,也算是花钱买心安。只是小道士还俗去了没见到,有些可惜。
刘轩最想还的情,是那家种青稞的人家。自己当时曾经发誓会千倍万倍的奉还,今天到了自己,实现当初若言的时候了。
偷衣服家的那户人家,已经搬走了,打听一下,原来搬城里去了,刘轩无奈只能放弃。
凭借着记忆,找到了那颗桃树。桃树依然半死不活的,刘轩摘了一个皱皱巴巴的桃子,放在嘴里吃了起来。
赵云看着嘴馋,也摘了一个。咬了一口,酸的赵云眼泪都淌了下来。
“公子,这是桃子还是杏子啊?怎么这么酸呢?”
刘轩笑了笑,咬了一口桃子,仔细的品味着这桃子的味道。他吃的不是桃子,吃的是曾经走过的路。
“这桃子自然是酸涩的,要不然,哪还能留到现在?早被人摘没了。”
赵云从刘轩走过的路来看,知道这是自家公子,在走曾经走过的路。这过程叫问心,路叫问心路。
其实刘轩没想走什么问心路,只是想回家,这是自己唯一知道回家的路。
虽然不知道什么是问心,不过重走这路,确实收获良多,也了却了许多心愿。
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那家种青稞的人家。只是这家的男主人,已经死在黄巾之乱中。只留下一个哭瞎眼睛的老太太,和一个刚成年的孩子相依为命。
刘轩看的唏嘘不以,黄巾军还真是为祸不浅。刘立轩给孩子留下了一锭金子,嘱咐他一定不要漏了财,这才和赵云离开了。
并不是刘轩舍不得金子,而是怕给的多了,万一漏了财,会给他娘俩招来祸害。这一锭金子,省着点的花,也能让他娘俩活到老。
心愿基本完成,刘轩不再磨蹭,和赵云快马加鞭向家里赶。
一年前觉得遥远的距离,现在用了半天就赶到了。
看着眼前这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山村,刘轩熟悉中透着一丝陌生。
以前觉得高大的房子,现在看着矮小无比,以前觉得干净的街道,现在一看脏乱不堪。
房子还是那房子,街道还是那街道,变的的是刘轩的眼界。
“你是不是,刘家的那个轩?”
刘轩走的时候还不满二十岁,还没行冠礼,加冠,自然没有表字。表字是刘轩为了冒充刘备方便,才取了一个表字备。
家乡人自然不知道,还是他叫轩。
这人是刘轩的邻居,在刘轩被赶出家门后,收留刘轩最久的人家,也姓刘,叫刘壮是刘轩的表叔辈。
“刘叔,是我,我回来了。您和婶子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