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童生宴怀古(1 / 2)

春熙酒楼,苍溪县最好的酒楼,据说在这里简单的吃上一餐,也得普通人一个月的生活费。

之前的冉浩虽然是纨绔,却也从来也没有进来过。

迈步走进酒楼,只见里面充满了文人气息,四周都是屏风,上面画着花草树木,每个屏风都有一首诗词。

酒楼有两层,一层最里面有一个大大的台子,仿佛唱戏的台子一样,二楼这全都是雅间,不过今日是召开童生宴,所以二楼并无客人。

台子四周便是用来吃饭的桌子和椅子,整齐的摆放在大厅,整个酒楼给人一种古香古色的感觉。

冉浩走进去的时候,已经有很多童生。

“冉浩,这边。”

黄吉见到冉浩进来,大声招呼,上午已知黄吉也中了童生,不过是在末尾。

冉浩笑着走了过去,和黄吉坐在一起,闲聊着。

“何县令到。”

原本热闹的春熙酒楼立马安静下来,众人纷纷起身迎接县令。

何县令何劲良当下而入,后面跟着教育院院长还有一些县衙之人。

何县令入内后拿着杯酒站在台上对着众人道。

“今日召开同生宴,我等为你等考中童生相庆,这第一杯酒先敬武院众圣,是他们护佑我人族安定。”

“敬众圣。”众人喝下第一杯酒。

“恭喜各位高中童生,不枉了各位这么些年的寒窗之苦,这一杯我敬各位,与各位同庆。”

“敬县令大人。”

众人喝完后,何县令倒过第三杯酒,遥望东方。

苍国挨着东方蛮兽。

“我苍国屡受蛮兽侵害,边关将士每逢战事,无不拼死抵抗,若无边关将士英勇奋战,我们岂能安居乐业考取功名?这一杯遥敬我大苍国的边关将士。”

“敬我苍国边关将士。”众人一起喝下第三杯。

三杯酒下肚,何县令宣布童生宴正式开始。

“既然是童生宴,各位就说说自己是怎么解题的吧。”这时候何县令说道。

罗涵在苍溪县从小就素有神童之称,诗词文章无不精通,加之又是本次县试第一名,当先说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所以答题基本是围绕法,术,势为核心,以严刑厚赏来推行法令,使凡奉法遵令的人无或缺赏,凡犯法违令的人无所逃罚。以君为主、法术势相辅相成。”

罗涵话刚落下,就有人发出赞叹。

“难怪罗兄县试位居第一,罗兄之言令在下茅塞顿开啊。”

“呵呵呵,今年的法令算术等大家答的都不错,主要是最后政论,考的是大家对治理天下的理解,冉浩你说说你是怎么答最后策论的。”

县令笑着对冉浩道,在何县令心中罗涵的答题比起冉浩可差远了。

罗涵见何县令对自己解题思路不加言语,反而问向第二名的冉浩,心下极为不爽,看着冉浩心想我考第一都答不好,你考第二能行吗?

“冉师兄请赐教你答题的思路。”

罗涵开口道,等下你说的还不如我,再看县令脸上有光不。

冉浩知道做学问最忌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当下听闻县令之话也不多言,沉默片刻,组织语言。

“童生宴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关关路。望风都,意踌躇。伤心风国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冉浩缓缓道来。

“冉师兄,可是叫你解题,没有叫你做诗啊。”

罗涵身边一跟班嘲讽的说道。

“冉浩这首诗做的妙到了极点啊,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昔日风国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自己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对政论之题解释的极其到位。”

教育院院长赞道。

“不错,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这首诗也是好诗啊。”

县令笑呵呵的品味这诗,心中却想的是“此子竟然能有如此领悟,让人佩服,而且能有如此才华,能作出如此佳作,将来必中举人甚至进士,他父亲的死是和当年大将军陈江有关,想来定然不会成为李太师那一派。

如今恩师仲尚书为了苍国苦苦支撑,此子或许今后能成为恩师助力,我今夜就写封书信与恩师推荐此子。”

罗涵见两位大人都推崇这诗,这冉浩大出风头,心下更是恼怒,我这第一还不如你这个第二名吗?

今天自己先生和自己说冉浩书法奇差,如不是书法这头甲可能就不是自己的了,罗涵本来还不信,现在也不得不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