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豹子将瓶子拉出山林,盖上盖子,拿到了马三元面前。</p>
瓶子是透明的,如今却像是有人在瓶子里吐了一口烟一样,雾蒙蒙一片。</p>
大家都凑近了看着那一瓶的“烟气”。</p>
马三元从豹子手里接过瓶子仔细看了看,又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塑封袋,里面装的是一些紫色的花骨朵。马三元打开袋子拿出一朵,众人只觉得一股强烈的恶臭飘散,连忙掩着口鼻散开来一些。</p>
这花便是这几日莽牛遵照吩咐在附近找到的。</p>
马三元也是嘴角抽搐了一下,可惜一手瓶子,一手花骨朵,遮不了鼻子。缓缓拧开瓶子,一股烟气飘散出来,众人听他刚才说这可能是虫子,又退开了一些。</p>
待马三元将花骨朵凑近瓶口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瓶子里的烟气急速下降,不一会儿瓶子上层就空了,透明一片,下面如一层浓烟飘荡浮动。</p>
“呵呵~,果然是瞑虻,这么大一片可真少见啊。”如愿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画面,马三元笑道。</p>
把塑封袋封好,扔进了背包里,有些嫌弃的蹭了蹭拿过花的手指,马三元招呼大家一声:“先回营地收拾一下东西,等会儿穿林。”也不等老李等人反对便朝营地返回了。</p>
于是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往回走,又是成了精会跑的人参,又是肉眼不可见的瞑虻,前者没见过不好说,后者可是实实在在就在眼前,见所未见也就罢了,闻所未闻就有点让他们怀疑自己的常识了。</p>
回到营地,马三元开始给他们讲述有关瞑虻的相关事宜。</p>
瞑虻是一种极为细小的飞虫,群居,白色,聚集在一起少则方圆三五米,多则方圆十几米,无毒无害,但是大量吸入体内会和胃酸产生反应,释放一种酶。</p>
这种酶会加快动物体内的消化反应,可以极快的将动物体内的胆固醇溶解,而一般动物内脏含有胆固醇极高,在极短时间内融化胆固醇,同时就会破坏人体内脏结构,造成内脏溶解。</p>
这也就解释了当年进入林子的三人,解刨之后肚子里会全是浓水。李宗城、孙有福恍然大悟。</p>
马三元接着给他们说了花骨朵的来历。</p>
前段时间经过他的判断,他已经有几分猜测,可能是遇到了瞑虻,只是这个数量让他无法最终确认,但他还是给杨振雄讲解了一下花骨朵的形态气味,让他采摘了一些。</p>
马三元将塑封袋递给队医许老,道:“许老,你应该看的出来这是什么吧。”</p>
许老大致一看,结合刚才闻到的臭味,很快就有了判断,这是翼齿六棱菊的花。</p>
马三元略有深意的看了看许老,点了点头道:“不错。”</p>
翼齿六棱菊,又名臭铃铛,臭叶子。茎直立,粗壮或细弱,上部分枝,高达一米,具沟纹,疏被短柔毛或杂有腺体,全株有强烈的臭气,是制作中药臭灵丹的主要材料,主要分布在滇省、蜀地、鄂省等地。</p>
瞑虻对翼齿六棱菊的气味极为敏感,避之不及,在翼齿六棱菊的气息里时间久了,瞑虻也会死亡,最重要的是翼齿六棱菊的花朵,可以抑制瞑虻释放那一种可以消融胆固醇的酶。自然界的相生相克就是那么神奇。</p>
有时候动物的智慧远高于人类,可能不知道哪一代的动物发现了翼齿六棱菊对瞑虻的克制作用,雾林附近生活的动物都会食用一些,这样瞑虻就不会对它们造成伤害,如此一代代的成为动物本能流传了下来。</p>
几人轮流用翼齿六棱菊和瓶子里的瞑虻做了实验,眼看对白雾有着明显的克制作用,也就认同了马三元的说法。</p>
“既然在白雾里走动的问题解决了,那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林子里的能见度很低,瞑虻虽然厌恶臭铃铛的气味,但是瞑虻太小了,想要散开很慢,远远慢于我们行军的速度,林子里白茫茫的一片,要是走散了就麻烦了,各位有什么主意?”解决了一个问题,马三元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道。</p>
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虽说是一片林子,但也是山地,眼前又是白茫茫的一片,很容易迷路,其实这都还好,马三元制定一个方向,所有人都有指南针,对照着指南针走就好了,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路。</p>
白雾林子说大不大,纵深也三四公里,神农架林地的地貌复杂,要真是瞎子一样一步一步的摸着走,那走一天也未必走的出去。</p>
要是到了天黑,伸手不见五指,一些野兽也开始外出活动了,到时候别说休息了,能不出意外就算一群人的幸运。</p>
还好这次王家人准备还算充分,李宗城带了三幅红外线夜视仪,本来是不需要的,本身众人也不会晚上活动,红外夜视仪完全是为了有备无患,以防夜间有路过的独兽突袭,方便找到野兽。</p>
不过指望红外夜视仪能看清路是不现实的,最多能根据红外线看得出来一些轮廓,不至于成为瞎子。</p>
现在是早上八点,若是行动快一些,有望在天黑之前横穿林子。</p>
计划已定,众人整理好装备来到林前,穿越之前还要做最后的测试,第一是再次测试翼齿六棱菊对瞑氓的压制是否真的有效,第二是测试,红外夜视仪在林中能看到多远。</p>
队伍里胆子最大的大熊自告奋勇,忍者恶臭生吞了几朵翼齿六棱菊的花骨朵,又在嘴里含了几朵,大熊顾华手持狗腿刀,带上夜视进入了林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