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再请你吃一种水果(1 / 2)

</p>

&nbsp;&nbsp;客人们紧张的计算着答案。

&nbsp;&nbsp;很快,有人给出了答案。

&nbsp;&nbsp;110元。

&nbsp;&nbsp;王师傅一共亏了110元。

&nbsp;&nbsp;很好算,进鞋的成本是30元,找给顾客30元,最后又赔了邻居50元。

&nbsp;&nbsp;30+30+50=110。

&nbsp;&nbsp;没毛病。

&nbsp;&nbsp;不只是一个客人,好多客人都几乎同时给出了110的答案。

&nbsp;&nbsp;不过,也有客人给出不同的答案。

&nbsp;&nbsp;90元。

&nbsp;&nbsp;王师傅一共亏了90元。

&nbsp;&nbsp;鞋子进价30,卖20,这里亏了10元。

&nbsp;&nbsp;再加上找顾客30元,以及赔邻居50元,三者加起来90元。

&nbsp;&nbsp;应该是90元,没毛病。

&nbsp;&nbsp;答案是90元的客人哈哈大笑,“你们手速是快,但110元的答案是错的。应该是90元才对。哈哈哈!枇杷是我们的了。”

&nbsp;&nbsp;依然是老规矩,每个人只有一次答题机会。

&nbsp;&nbsp;所以,如果答案不是110元的话,所有回答110元的人,都没有机会得到这一次福利了。

&nbsp;&nbsp;所有回答110元的客人都是一惊。

&nbsp;&nbsp;自己算错了?好像没错啊!就是110元嘛。

&nbsp;&nbsp;“答案明明就没是110元,是你们错了好不好?”

&nbsp;&nbsp;“不不不,是你们错了。应该是90元才对。”

&nbsp;&nbsp;两种不同答案的人,都说自己的答案是对的。在群里争论起来。

&nbsp;&nbsp;李悠然见了,嘴角露出笑意。

&nbsp;&nbsp;他就知道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nbsp;&nbsp;这道题目看似非常简单,但却容易陷入逻辑误区。

&nbsp;&nbsp;陷入逻辑误区之后,还不容易察觉,还都认为自己的答案肯定是对的。

&nbsp;&nbsp;就像现在110元和90元两种答案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一样。

&nbsp;&nbsp;甚至还有其它答案。

&nbsp;&nbsp;比如140元。

&nbsp;&nbsp;卖鞋亏了10元,找顾客30元,赔邻居50元,最后自己手里还砸了一张50元假币,加起来一共是140元。

&nbsp;&nbsp;乍一看,好像也有点道理。

&nbsp;&nbsp;群里很热闹,客人们争执不下。

&nbsp;&nbsp;大部分客人的答案都是90元,又或者110元,极少数是140元。

&nbsp;&nbsp;“哈哈哈!你们都错了。正确答案应该是60元。我应该是第一个说60元的吧?哈哈哈!我终于第一次得到老板的福利了。”

&nbsp;&nbsp;又有新的答案出现了。

&nbsp;&nbsp;然后很快,接连又有几个客人给出60元的答案。

&nbsp;&nbsp;李悠然眼前一亮,正确答案终于出现了。

&nbsp;&nbsp;没有错,正确答案应该是60元。

&nbsp;&nbsp;很简单,只要不陷入逻辑误区就行。

&nbsp;&nbsp;可以从王师傅、客人、邻居三个人的支出与收入分析。

&nbsp;&nbsp;邻居不赔不赚,相当于和王师傅没有金钱往来。

&nbsp;&nbsp;那么,客人赚的钱,就是王师傅亏的钱。

&nbsp;&nbsp;客人赚了一双鞋子,30元。还赚了王师傅找给他的30元,一共是60元。

&nbsp;&nbsp;那么,王师傅亏的钱,当然就应该是60元了。

&nbsp;&nbsp;说60元的客人们,又在群里和说其它答案的客人争执不下。

&nbsp;&nbsp;李悠然看时机差不多了,便在群里宣布,正确的答案应该是60元。

&nbsp;&nbsp;这下子,说其它答案的人,才终于相信是自己错了。

&nbsp;&nbsp;他们当然相信李悠然。

&nbsp;&nbsp;但是,怎么会是60元呢?想想,再仔细想想呢。

&nbsp;&nbsp;“其实很简单,大家不要陷入逻辑误区就好……”李悠然将解题思路说了一下。

&nbsp;&nbsp;其它答案的人又琢磨了一番之后,终于恍然大悟。

&nbsp;&nbsp;自己真的是陷入了逻辑误区,以为王师傅赔给邻居的钱,也是亏的钱。

&nbsp;&nbsp;其实不是。王师傅虽然赔了邻居50,但之前邻居也给了王师傅50啊!

&nbsp;&nbsp;有意思,有意思,这题有意思。

&nbsp;&nbsp;看似非常简单,却容易出错。

&nbsp;&nbsp;其它答案的客人们固然懊恼这一次与福利失之交臂,但又为这题感到十分有意思。

&nbsp;&nbsp;一个个的兴致依然很高。

&nbsp;&nbsp;最终,李悠然在两个群里,分别确定了赢得这一次福利的五个人。

&nbsp;&nbsp;每个人五斤枇杷,回去之后给他们。

&nbsp;&nbsp;赢得福利的客人当然是哈哈大笑,兴奋不已。

&nbsp;&nbsp;其中就包括笔书编辑元烨。

&nbsp;&nbsp;元烨十分得意,在编辑群里向其他的编辑们显摆,“你们怎么就都算错了呢?这题真的不难啊!”

&nbsp;&nbsp;阮行、宁婉、柳畅、凌晨等编辑们齐翻白眼。

&nbsp;&nbsp;嘚瑟,太嘚瑟了!

&nbsp;&nbsp;不过,元烨赢得了这一次的福利,他们也十分兴奋。

&nbsp;&nbsp;五斤枇杷啊!元烨肯定不可能吃独食不是。

&nbsp;&nbsp;肯定是大家都有份的。

&nbsp;&nbsp;所以,编辑们虽然翻白眼,但又都为元烨点赞。

&nbsp;&nbsp;这一题他们都陷入了逻辑误区,是真的要多亏元烨找到了正确答案。

&nbsp;&nbsp;编辑们议论纷纷。然后又说到了逍遥子这一次的新歌《西海情歌》。

&nbsp;&nbsp;一个个又再一次感慨万千。

&nbsp;&nbsp;感觉逍遥子真的快要成为,最顶级的音乐人了。

&nbsp;&nbsp;他们非常期待逍遥子成为最顶级音乐人的那一天。

&nbsp;&nbsp;……

&nbsp;&nbsp;第二天。

&nbsp;&nbsp;西海镇。

&nbsp;&nbsp;今天继续去西海游玩。

&nbsp;&nbsp;嫣雨起床之后,都还隐隐十分兴奋。

&nbsp;&nbsp;“悠然先生,早呀!”笑得很甜。

&nbsp;&nbsp;李悠然微笑道:“你也早。”

&nbsp;&nbsp;两个人吃过早饭之后,又开车到了西海。

&nbsp;&nbsp;在游玩的过程中,总是能够听到周围有游客议论,悠然为那个故事创作歌曲一事。

&nbsp;&nbsp;游客们总是对此啧啧感慨。

&nbsp;&nbsp;有人说那首歌是真的非常好听。

&nbsp;&nbsp;也有人遗憾表示,自己昨晚也住在西海镇,但却没有去西海酒吧。

&nbsp;&nbsp;真的太遗憾了。

&nbsp;&nbsp;不然,自己也能够成为昨天晚上在现场的那些幸运人之一。

&nbsp;&nbsp;李悠然、嫣雨两个人听得莞尔。

&nbsp;&nbsp;今天的西海湖格外漂亮,所有游客的兴致都非常高。

&nbsp;&nbsp;李悠然、嫣雨两个人也不例外。

&nbsp;&nbsp;走到一处地方,路边有人摆摊卖些水果、饮料水之类。

&nbsp;&nbsp;嫣雨一喜,说道:“悠然先生,我请你吃一样水果。这种水果你在其它城市是吃不到的。”

&nbsp;&nbsp;李悠然眼前一亮,“好啊!是什么水果?也是你们楼兰城特有的水果吗?”

&nbsp;&nbsp;嫣雨道:“你跟着我来就知道了。”

&nbsp;&nbsp;说着,嫣雨带李悠然到了一个水果摊位前。

&nbsp;&nbsp;摊位上摆着西瓜、哈密瓜等水果。

&nbsp;&nbsp;而嫣雨指着一种桔红色的,很小的果子说道:“就是这种果子,悠然先生之前吃过吗?”

&nbsp;&nbsp;这种果子圆球形,桔红色,很小,直径不到一厘米。

&nbsp;&nbsp;李悠然眼前一亮,他还真没吃过这种果子。

&nbsp;&nbsp;不过,他认识这种果子。

&nbsp;&nbsp;之前李悠然是不认识的,但自从有了系统之后,他特意去研究了一番各种水果。

&nbsp;&nbsp;所以,即便是一些没吃过的水果,他也认识了。

&nbsp;&nbsp;比如眼前这种。

&nbsp;&nbsp;这是沙棘果。

&nbsp;&nbsp;和西梅一样,是楼兰城特有的水果。

&nbsp;&nbsp;其它城市几乎没有。

&nbsp;&nbsp;李悠然笑道:“这是沙棘果。不过,我还真没吃过。只在资料上看过。”

&nbsp;&nbsp;嫣雨欢喜道:“那我请你吃。口感酸甜,味美多汁,很好吃的。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