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子率童渊、关平、阎行和徐晃四员大将,和步骑兵十余万人,拖着十门大炮,在朝歌城休整后直奔司马懿老窝邯郸城……
而老奸巨滑的司马懿,一来不想暴露自己之才对抗晋军。二来想和儿子兵合一处,这样战则兵力强大,降则给自己增加讨价还价的筹码,所以率两万余精兵向巨鹿撤退,和儿子司马昭合兵一处。
消息传到“北伐指挥部”。孔明、关羽等人都不知道司马家的底细,不知司马父子会战还是降。
晋帝王琦早算出司马父子,必然不会为曹丕送死,估计在等合适的机会投降,早想出应对之法,暗中指示孔明和王俊依计行事……
果然父子两人决定等胜了一场后再降晋国,以增加自身筹码,妄想叫晋帝重用,委以大任。
却不知王琦“早知司马昭之心”,哪会任其摆布!
于是司马父子决定,由司马昭亲自带兵去红巾军必经的险要之处设伏,派手下大将李宝、张荣在后方平坦的地方设伏,司马懿亲在巨鹿城外设防,好叫红巾军知道司马父子的厉害!
当太子王俊的手下大将阎行,率先头部队来到一山谷中时,果然中了司马昭的埋伏,杀得阎行败退回山谷外,等王俊组织大军再攻山时,杀到山中却不见一敌军,正惊奇之时,两面山中火起,又烧得红巾大军败退而回,死伤不少……
王俊才知司马昭父子果然厉害,不敢轻进,向“北伐指挥部”报告情况,谁知孔明依王琦之计,只告诉王俊,下次交战只许败,不许胜!王俊不知为何,只好听令。
等王俊派人三面出兵,先探后取,过了危险山谷,终于见到司马昭领兵堵在前面,徐晃和阎行冲上前去准备击杀司马昭,哪知斗无数合,司马昭拨马便退,本来王俊想依孔明之计诈败,此时也只好追了上去,哪知这又是司马昭之计,当徐晃和阎行二员大将领手下大军追到平坦之地时,看似毫无伏兵的平地,却被魏军遍挖沟壑,里面弓箭、连弩齐发,红巾军又损失数千,大败而回,不用诈败,就已真败!
等大军重整再攻时,司马昭早和大将李宝,张荣退回巨鹿城去。原来司马昭只为显能,并未想真正重创红巾军,阻止晋军北伐。
太子王俊率大军围住巨鹿城,巨鹿城早被司马懿布置的防卫森严,城外遍布陷坑,机关。
王俊依王琦和孔明之计,派使者进城劝降,哪知司马父子却不降,声称除非斗将胜了自己……
太子王俊才明白此时才是诈败之时,如果胜了,司马父子反更不降。
第二天,双方城前斗将,司马昭亲率李宝和张荣二将出战。
李宝使一对大铁斧,犹如恶鬼,万人难敌。张荣则使一方天戟,文武双全,力大戟沉,人称赛吕布。二人都是司马父子收的猛将,甘心为自己所用!
徐晃挥斧来战李宝,两人都是走刚猛之路,一动手就杀得难分难解……
而阎行来战张荣,二人也是不相上下。
关平来战司马昭,却真不敌司马昭,战了数十合,败退而回。
徐晃一见,也依计败回。阎行遇上对手,杀得性起,但见两人都败退,也只好退回阵中。
王俊鸣金收兵回营。第二天,依父皇之计亲笔手书,再派使者劝降。大意是见司马昭父子英勇无敌,谋略过人,深深敬佩,如能归顺,愿保举司马懿为兵部尚书,司马昭为兵部侍郎,平北大将军,司马族人都有封赏……
司马父子见信大喜,回信答应数日后率部投降,悄悄交使者带回……
司马懿老谋深算,却算不出穿越的王琦对他知根知底,自己正一步走进晋帝王琦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