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红巾军赢得了战略的胜利,名声大噪,后来魏军一听“八路军”杀来,都望风而逃……
魏军虽一战失利,数十万大军仍在。只是分兵退守到牧野、黎阳,范、济北、高唐、南皮等郡城,继续阻挡大军北伐!这些城大将有邢烈,夏候亭,张辽、曹彭、夏候恩,夏候洲等人。
前敌指挥刘巴、王平和“北伐指挥部”商定,再次兵分六路纵深向北攻此六城,刘巴和赵云的炮兵一团和高顺、王平所部守住黄河沿线。
为了安全炮兵二团仍回归洛阳驻守。不是王琦过于小心,只是如果有一门大炮被敌奇袭夺去,后果都不可想象!
北伐不可能一朝一夕便可完成,在此后的两年多内,双方争战不断,互有胜负……
此时魏武帝曹丕见连年战争,兵将缺少,便开始招兵买马,并学习晋朝,开设文考武考,选拨人才,才引出张苞,司马昭出世,走向战场!
张苞自从被高人带回父亲的老家后,学得惊人的武艺,后又遍访名师,使武艺胜过其父,后又学得师傅所传的蛇矛绝技,听说皇城冀州开设武考,便去一试。小将张苞技压群雄,夺得状元,司马昭名列第二。
曹丕见二人武艺好,封张苞为德州太守,司马昭为巨鹿太守,东西护卫京城。本来张苞只想试试身手,不想和晋太子,自己的义兄为敌,无奈也不敢抗旨,只好先领命而去,到时见机行事!
而司马氏本是晋国河内人氏,司马懿到魏国任邯郸太守后,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便都在魏国学习文武,此次司马昭便去考了武考第二名。
司马家不是一直隐忍吗?这次怎么又出头了,老奸巨滑的司马懿虽然一直不显其才,但儿子总得出去闯闯,见见世面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就象学生学习一样,再聪明的人,一道数学题也不作,也不可能进步!所以司马懿有心磨练次子司马昭,便准许司马昭出仕。
司马昭文武双全,和父亲一样聪慧隐忍,历史上独揽曹魏大权,却一直隐忍不称帝,暗中培养亲信。只到儿子司马炎时才费魏称晋帝。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此时司马懿早看出日后归降晋帝王琦才有出路,早暗中打算,所以上次曹氏回魏时,大献殷勤!但又知不立点功难得晋帝重用,所以叫儿子出仕也另有目的。
两将所守郡城乃是皇城的东西门户,如果二人齐反,曹丕皇城必危!
此时“中情局”早把这重要消息传到晋帝王琦耳中,王琦知道张苞和儿子王俊结义,而张苞是自己必争取的“七星神将”人选,所以暗中派人送去王俊的亲笔信,策反张苞,等关键时刻反戈一击!
张苞也敬佩晋武帝王琦的神武,自然答应随时听令,王琦便令中情局派人和张苞单线联系,以防泄密!
至于听说司马昭也被封巨鹿太守,精通三国历史的王琦自然知道司马一家的德行,就是司马想归降,并立大功,王琦也不可能被其父子所骗,重用司马氏给儿孙留下大患!但司马氏如果归降立功,自己又不能擅杀降将,的确为难!
后来晋帝巧妙的来了个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除了司马氏,这是后话,以后细讲。
此时“七星神将”之一的少年英雄张苞的出现,必能大显神威,助晋帝一统天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