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王琦,登上皇位之后,虽然有嫔妃数人相伴,锦衣玉食,但不图安逸享受,而是一心为民,心里想着趁天下太平,带领臣民发展生产,强国富民,可称上圣名之君主!并且也没忘发展军工业,等时机成熟后一统天下,改变三国分裂的局面。
因为既使现在天下太平无战事,但吴国和魏国的百姓生活的却没有王琦统治下的中原百姓生活的好!
一是政策的原因,王琦施仁政,不向百姓收取各种杂税,带领百姓分田种地,发展各行各业,政策上以民为本。而其余两国没有王琦这后世的积极向上,民主自由的思想,还是封建地主,农奴制的老一套。
二是经济方面的差距,王琦给中原百姓带来了后世的先进技术和文化知识,在工业,农牧业,商业都有飞跃的发展,生产的丝绸,煤炭和钢铁等都能流通到其它国家,富民强国。
三是物质文化文明上也远超其它两国,百姓的生活水平远超这两个落后的帝国!就好象西方发达国家和非州的落后国家相比一样……
至于上章讲的王琦重视的煤炭和钢铁的发展,王琦是这样想的……
原来王琦见长安地处要地,铁和煤运输也近,硝石和硫磺矿也不远,决定把长安建成工业基地,成为建国后的最大的工业城市,后方的兵工厂,所以把武义、马光等领导的各工业部门都调往长安,这样生产出的火药可以直接装进炮弹,然后封入军火库。
随着大炮的批量生产,虽然目标只订为二三百门,但在三国时代,这也需要造些时日,并且需大量钢铁,所以王琦下令在长安城南建成大型铁矿,开采的铁石,经破碎、球磨然后水选出铁粉,再加工成球团,运入长安南门外的炼钢厂。
然后把精炼的钢材再送入长安城内的兵工厂制造加长火炮和炮弹。
张伦在长安城西把硝石和硫磺提炼后再运入城内火药加工厂,再运送到马光的组装厂,制成炮弹。由于解决了炮弹触发的难题,提高了制造精度,使得炮弹生产的很快,不过因为技术性强,仍由武义亲自带人生产炮弹。
至于炼钢所用的煤和焦炭,由河内太守派人用马车运到长安炼钢厂,为钢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来还能把打造兵器用不了的铁器,卖给农民和市民,后来又远销到亚洲的其它国家……
现在红巾军士兵步兵,分为刀兵和枪兵,都配发小型的“诸葛连弩”这样战斗力更强!只是给木匠们带来了更多的活,木匠们不但要打造箭矢,还要打造“机关弩”和“诸葛连弩”,好在不用生产投石车和床弩了,不然兵工厂更忙,不过好在现在无战事,生产的箭矢除了部分用于训练之外,其余都库存了。
只是现在还没开采出石油,不然在工业上和军事上都有很大用处。王琦却早想到了这些,命令工业部成立专门的探测小组分赴各地,派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