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的家庭情况就是这样。张天释心里想。留守儿童,没人看护,这样的孩子最容易被人贩子拐走了。
张天释回头,瞧见身后一位女辅警正拿着小本本记录男孩说的证词。
然后他又回头看向张波:“毕竟是个六岁的孩子,一夜未归你们不着急吗?”
“当然着急。”张波说,“第一天晚上我出门找遍了整个村子,也没有找到弟弟。第二天放学,我又挨家挨户敲门,结果也没有人看见我弟弟。”
“会不会是你爸妈接走了,然后没来得及通知你们?”
“我打电话问过了,我爸妈都不知道这件事。于是,我就报了警。”
张天释伸出手掌,死死按住额头,这起案子实在是太棘手了。
张波报案的太晚了,如果真是人贩子拐走了他的弟弟,两天时间足够离开北潮市了。
同时他又十分痛心,如此贫瘠的家庭遭受这么大的打击,真不知道在外打工的父母会不会痛不欲生、从此一蹶不振。
“你弟弟平时都喜欢去哪里?”
“他很喜欢看热闹,平时最喜欢去村口看马路上驶过的车子。”
张天释点点头,领着几位警员踏出房门,准备去村口调查一下。临出门的时候,张波也跟了出来。
“我跟你们一起去吧。”他说,“我给你们领路。”
张天释领着张波钻进警车,同行的还有那位负责记录的女辅警,其余的警员则是被张天释留了下来,继续在房子周围调查。
其实也没什么可调查的,房门前的小路已经遍布村民们的脚印,根本找不到张帅的踪迹。
警车沿着村落里的小路缓缓驶过,张天释抬头看了看坐在副驾驶的张波,内心突然有一种异样感。
张波表面上说自己很着急,可他心里仿佛丝毫不在意失踪的弟弟一般,不断的打量着警车的内饰。
乡下人第一次进城,也会对新鲜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
张天释便没有放在心上。
来到村门口,几人下了车。
张天释目光扫视一圈,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张波指着村口一块巨大的石头,说道:“我弟弟经常坐在那块石头上,呆望着马路发呆。”
张天释内心一紧,他心里大致有了判断。
两天前,张帅像往常一样坐在石头上发呆,被路过的人贩子顺手拐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孩子将无从寻找!
“你弟弟经常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先不说会不会有坏人,一旦跑到马路上,被车撞了怎么办?多危险啊。”
“我知道,所以我警告过弟弟很多次,叫他不要来这里玩,可他就是不听。”
张天释似是想起来什么似的:“对了,你有你弟弟的照片吗?我回去发布一则寻人启事。”
“没有。”张波回答。
“那……你弟弟有什么特征?”
张波略微想了想:“他个子不高,大概不到一米一,很瘦弱,皮肤很白,眼睛很大。”
“我比较好奇,你弟弟为什么不去上学呢?”
“他上不了学。”张波说,“其实我弟弟是个聋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