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书贩子(2 / 2)

众书生闻言大喜。

还有那些找茬的读书人本打算再向冉岷讨教一番。

冉岷早拉起南筝一溜烟跑没影了。

今天太累了,回去睡觉,当然是个人睡个人的,你们想什么呢。

第二天傍晚冉岷来到城隍庙前呆立当场。

后排的板凳上有一半被读书人占满了。

见到冉岷来了,便呼啦啦的围上来七嘴八舌的各种提问,把冉岷烦死了。

“这样哈,你们把问题写下来,我挑着重点的回答,我这真没时间跟你们辩论。”冉岷无奈说道。

好不容易应付完毕,松了口气。

第三天,冉岷来到城隍庙后更加无语了。

后排长凳已经坐满了读书人,每个人手里都拿个着写好问题的纸条。

你们当我是百科全书吗?

第四天,等待学生下学的长辈们站都没地方站了。

往台下一看除了自己的学生之外,黑压压的全是身穿儒衫的读书人。

很多人都是从周边村镇慕名而来的。

知名大儒去书院讲学也就这待遇吧?也就这场面了吧?

好好的私塾硬生生开成了记者招待会。

自己有这么优秀?

冉岷惊世骇俗的言论,和新颖的教学思路激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一时间冉岷声名鹊起。

接下来的日子过的飞快,冉岷更是忙的是焦头烂额。

白天要修行,要备课,要缠着李默透露些非机密的谍报,还要应付上门拜访的各色人等。

晚上要给学生们上课,要和书生们聊治国,聊时政,要充当说书先生给百姓讲时局,讲趣闻,讲故事。

还要绞尽脑汁把与国家荣辱与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讲堂里,使学堂能更好的吸引百姓来听讲。

就当自己是说书先生了。

真是心神疲惫,他突然感觉安心修行是一件多么轻松愉快的事情。

如此别开生面的学堂,不单读书人异常热衷,还吸引了大量的百姓来听讲。

这也是冉岷始料未及的。

周边年轻书生开始向县城汇集,大姑娘小媳妇闻风而动,没事就跑出来看俊俏后生。

闲汉们则闻香而动,跑出来看小娘子。

一时间栖草县热闹非凡。

县衙都开始考虑是否需要扩大县城规模了。

这天冉岷还不容易抽出点时间开始修行。

他的控火术自从学会后除了晚上点蜡烛用过,再也没有修练过了。

“冉大人,冉大人。”齐回冬在门外边拍门边喊。

冉岷心烦意乱,现在想干点啥事都有人打扰。

难怪有点门路的修士们都是在山上修行,在世俗修行还不被烦死呀。

“又咋了?”冉岷不耐烦的打开门。

“嘿嘿,给你看个好东西。”齐回冬神秘兮兮的进屋关上门。

接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嘿嘿笑着递给冉岷。

冉岷心中一动,难道是那种色色的小书?

不由得心中悸动。

赶紧打开翻看,这是啥呀,冉岷很是失望。

《栖草冉学政语录》?这么俗气的名字。

翻看了几页才发现,这里面抄录的都是他开讲堂时与书生们辩论的内容。

有他对时政的看法,以及对关外时局的分析,甚至还有他透露出来的谍报信息记载。

其中很多内容都比较新颖而激进,比较博人眼球。

自己高谈阔论时没啥感觉,现在回头再看看,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漏洞和幼稚之处。

冉岷满脸疑惑看向齐回冬,这是什么意思?

“嘿嘿,当然是出书挣银子呀,您现在名声如日中天,赶紧出书立传定然会大卖。”齐回冬眼中满是光芒。

“看不出来呀,你还挺有生意的头脑呀。”冉岷恍然。

“啥生意头脑呀,读书人谁不想出书立传流芳百世?挣钱只是其次。”齐回冬有些尴尬的说道。

“出书可是需要花不少银子的,我可没银子了,再说了还需要衙门审核同意,签发公文后才能发行。”冉岷耸耸肩说道。

“书肆我已经联系好了,只要您点头同意,您一分钱银子都不用掏,书肆负责刻书售卖,赚的银子您拿六书肆拿四,陈安平已经签发了公文,您的书随时可以售卖。”齐回冬神色得意的说道。

都给你办好了,你就等着数钱就行了。

“咱每两天出一本集子,这可是长期的买卖。而且我看大家都对关外谍报很感兴趣,要不我们定期出一份邸报售卖,定然会很多人买。您对书院还有王府都熟,咱再定期编一本八卦桃色小书,那也必定是大火。”齐回冬兴奋看着冉岷,就像在看一棵摇钱树。

冉岷惊讶的看着他,这还是那个他认识的齐回冬吗?

这简直就是个书贩子。

前两种出书冉岷没太大兴趣,最后一种桃色八卦小书的主意那是相当不错。

嗯,主编位置非南筝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