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重逢(1 / 2)

齐回冬完全没有想到冉岷会留下来,他很心里高兴,这个结果是超过他的预想的。

可看到冉岷那有些落寞的表情时,齐回冬又有点后悔了,是不是强人所难了?

昨晚齐回冬虽然喝多了,但像他这种老酒鬼,出了酒馆门风一吹就能清醒几分,再放放水就能清醒个五六分。

他坐家门前石阶上开始复盘和冉岷的谈话,冉岷的话有真有假。

但齐回冬相信绝冉岷说的大部分是真的,他绝对有办成这事的力量。

有些人天生就有种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可以信赖的气质,冉岷就是这种人,虽然长的不够帅(这句话是多余的)。

只是…酒醒之后认不认帐就两说了。

有能办大事的能力,自然知道其中的难度,就担心这年轻人嫌麻烦不认账,跑路了怎么办?

而且他们定然是有要紧事情才会路过栖草县,不然书院书生跑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干嘛。

不行,绝对不能让冉岷跑了,让他先把学生收了再说

有个师生羁绊搁在这儿,哪怕等几年最终也会办了这事,让他跑了可就不了了之了。

排面一定要大,年轻人都好面子好显摆,一定要搞得轰轰烈烈让冉岷倍儿有面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想推脱掉都不舍得推。

看看天色还不算太晚,大部分人家虽然睡下了也只是为了节省灯油,但未必真睡得着,就像这些闲汉似的还在外面喝酒。

齐回冬盘算了一下,这事靠他自己可拉不起来多大的阵仗,只能找人帮忙。

最有效的办法自然是官家出面,齐回冬便想到了知县陈安平。

齐回冬与陈安平也算是师兄弟,当年在县学读书时都是师从左夫子,只不过齐回冬年龄比陈安平大,所以早入县学几年。

读书时两人并不熟稔,只是点头之交,后来陈安平考过乡试后便入郡学读书,不知为何并没有参加会试继续搏前程,而是回了栖草县补知县缺,没两年便走马上任成为一方父母官。

齐回冬进京考了两次会试都不中,又不像陈安平一样有补缺的门路,加上藩王作乱朝廷无暇自顾,科考更是没指望了,只能回家乡自谋生路。

凭齐回冬的才学谋个好差事也不难,可他性格有些孤傲,又心疼这些没有书读的穷苦孩子,便自己办私塾教这些孩子。

当年为供齐回东读书家里人借了家族不少钱,结果现在他也没大出息,还钱更是无望,弄得家族人也都不待见他,这几年过的是既拮据又郁闷。

陈安平在县里见了齐回冬还是很客气的,都是称呼他一声学长。

都是同窗自己混这么差,齐回冬老感觉矮人一头,便极少跟陈安平走动。

而且陈安平也算是个不错的父母官,对贫寒百姓也是比较同情照顾的,能帮的一般都会帮一把。

这次怎么也得搏一把,老脸不要了!

齐回冬咬咬牙直奔县衙。

陈安平住县衙后院,齐回冬还真是第一次私下拜访他。

负责看管侧门的老头都已经睡下了,骂骂咧咧的爬起来开门一看是齐先生便换了笑脸。

这齐先生在县里还是有些名气的,何况跟老爷还是同门自然不能怠慢。

没多一会便由老头引进县衙后院书房,很简朴的一个两进小院,跟普通殷实点的人家院落差不多。

陈知县果然没睡,正在批阅公文。

两人相见客套寒暄几句后,齐回冬便直入主题,他特意把冉岷跟世子殿下很是近亲的事着重说了下,尽量说的跟真的一样。

让齐回冬很惊讶的是,陈知县听完他的讲述稍微一思考,立马就传衙役带上鸣锣分头去召集百姓。

这县衙一加入进来办事效率就快多了。

很快便召集到不少贫寒百姓,齐回冬出面将事情大约讲了下,又添油加醋的吹嘘一番。

谁家不希望自己孩子找个有本事先生,将来有出息了就可以照顾家里。

便都乖乖听从齐先生安排,直到现在顺顺利利成礼。

“哎呀,拉走一车礼物了竟然还有这么多呢。”冉岷笑望着在地上又堆了不少的礼品说道。

为掩饰装传国玉玺的盒子,冉岷特意让马车拉走一部分礼物,剩下的只能先放地上了。

冉岷才不舍得把乾坤袋还给欧阳湛呢,一个假玉玺哪有这宝贝值钱,丢就丢了呗。

“冉先生您为了学生们放弃游学,如此高义齐某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齐先生作势就要行礼。

“哎哎,齐先生不必如此,这是我应该做的,晚上摆个席面接待我一下就行了。”冉岷笑呵呵的说道。

“好好,咱们去醉仙居定个最好的席面。”齐先生一愣,后立马咬牙说道。

齐先生心里嘀咕着:昨晚一夜未回家,需要好好和夫人解释一下,不然的话,这晚上定席面的银子可要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