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冉岷是浑身不自在
好了好了怕了你们了,也不能真不出去,毕竟人家是堂堂县令,在人家地盘上别太过分。
不就去应付一下寒暄几句吗?还能吃了我?
冉岷咬咬刚钻出马车,他还没等着往下跳,就呆立在车上了。
他震惊的看着路边一座凉亭的四周,那里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大大小小的孩子。
每个孩子手里都拎着东西,看样子有肉,有米,有酒,有蔬菜,竟然还有扛着柴火的,这是要搞哪样?
这些孩子穿着各色杂乱的衣裳,但看起来都是非常干净熨帖,应该都是精心挑选的。
还有几个穿一身大红色,看着特喜庆,估计是把过春节的衣服都穿来了。
再远处是密密麻麻的百姓,估计是孩子的父母族人。
所有人都伸长脖子往这边看。
齐回冬,欧阳湛还有一位气质不凡的中年人一起站在凉亭里,此人定是陈县令。
三人的都是一脸坏笑的站那看戏。
看热闹的从来都不会嫌事大
我很是怀疑你们几个串通好了来坑我。
这么早就聚集起这么多孩子,那需要连夜组织安排。
哎…这老齐也是够拼的。
众人看到冉岷出来,有瞬间的骚动,不过马上就安静下来。
站在最前排的几个大孩子相互对视一眼点点头,均向前一步走出人群。
“学生拜见冉先生。”几个大孩子朗声齐呼,一揖到地行学生拜见先生大礼。
后面的孩子立马学着样子行学生大礼,呼啦啦拜倒一片,齐呼:“学生拜见冉先生。”
声震四野,直上云霄。声音中蕴含着对冉岷的深深的恭敬与感激。
接着是二拜,三拜。
近百人同时行大礼,如此的场面气氛太震撼了,冉岷不由的被这气氛感染而意气风发,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虽然很多孩子姿势都不标准,但都是异常严肃认真,努力做到最好。
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渴望的强烈光芒,如把把利剑直击冉岷心底。
而这目光又如此的熟悉与令人怀念。
冉岷有些恍惚,好像看到了家乡的玩伴。
他不想又一次的愧对这种目光,豪气顿生。
切,多大点事儿呀,不就是当孩子王吗?
咱有世子李默当后台咱怕啥?
估算一下这里大约有近百个孩子吧?
一次收这么多学生都能赶上郡学的夫子了,看看咱这名声多么具有号召力,冉岷得意的很。
读书人读书为了什么?要么考取功名卖与帝王家,要么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冉岷跳下马车双手负后,摆出一副才高八斗,学究天人的样子踱步到这些孩子面前。
“嗯,甚好,诸生免礼,诸生有如此表现先生心甚慰。”冉岷拿腔拿调的说道。
很孩子们一听冉岷发话了,意思是同意接受他们做学生了,都是大喜欢呼起来。
我们也有先生了,齐先生说过,这不是普通的私塾义馆。
义馆是华夏书院的义馆,先生是华夏书院的先生呀。
“嗯哼,”冉岷假咳嗽一声。
一些大点的孩子听到先生咳嗽立马噤若寒蝉,老老实实垂手站立一边。
孩子都是人精,见情况不妙有样学样都不吭声站立一边,气氛如水波一样散开,很快就安静下来。
哎呀,太爽了,当先生真是不错,回头再搞个戒尺过过瘾,冉岷心里偷乐。
“嗯,劳烦齐先生移步过来一下。”冉岷不坏好意的高声说道。
齐回冬黑着眼圈看着冉岷,他也是一夜未睡忙活到现在。
冉岷不会打我吧?
这么多人看着应该不会挨揍,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
“齐先生,这阵仗是您一手操办的吧?”冉岷微笑问道。
“是…是,冉先生可还满意?这只是一部分孩子,冉先生也不用太大压力,只要比普通义馆教更多的学问,不论孩子还是父母都会很高兴的,至于考入什么学府自然是个人努力。”齐回冬擦擦汗说道。
齐先生实在害怕冉岷吓跑了,说出实情宽慰他。
“这阵仗场面上还说得过去,只是少太多物件了呀,开笔礼都没准备你这太敷衍了,圣人画像香炉供桌啦等等也都没有,这啥都没有让我很没面子呀。”冉岷拖腔拉调的说道。
毕竟这是冉岷第一次收学生,应备齐的礼节都没有,不合规矩呀。
“哦哦,这不是太匆忙了嘛,若是都准备齐全再来,估计冉先生早已远行,这不是请来了陈县令观礼嘛,县里私塾你这可是独一份的。”齐回冬满脸微笑低声说道。
你就是怕我跑了不认账,还拉上陈县令作证人,真让你给算计准了。
“”算了,给你个上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