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关隘有一行大约二十余人,穿着式样统一的青色儒袍肩上都有背囊,左胸处刺绣有:菁华二字。
这队是菁华书院的读书人,有老有少都在泥泞里挣扎赶路。
这群读书人袍服都有些脏而破败,应该是走了很远的路来到这里,只有一辆牛车,车上拉着行李,还坐着几位看样子生病了的书生。
其中一位模样十八九岁的读书人慢慢停住沉重的脚步,整理了一下头上的黑色的儒巾,紧了紧有些破败的交领宽袖儒袍,甩了甩已经磨烂好几处的布鞋上的泥,抽了抽鼻子皱眉回头望向来路。
这儒生身材略瘦不太高,面容瘦削气质淡然,可能不够俊美但还算白净,给人一种安心可信任的感觉。
长途奔波的劳累写在他脸上,只是两道剑眉下那疲惫而又不甘的眼神让人看了难免唏嘘。
这年轻人名叫冉岷,他的家乡在岷喜郡岷喜山脚下的岷南镇。
大夏东北部与北胡国接壤的岷喜山是抵御北胡蛮子的天然屏障,沿着山脊修有坚固的防御工事。
不过,一年前岷喜郡已经被胡蛮子占据,大夏东北部再无无险可守。
“冉岷,非礼勿视,你已经偷看后面那位漂亮姑娘三次了,差不多就行了,我们还接受盘查才可入关,再耽搁的话关隘就要封门了。”一位执事模样的佩剑年轻人笑着说道,是冉岷同一所书院的代教习学长:欧阳湛。
欧阳湛见冉岷停下脚步就赶紧催促打趣他。
“欧阳学长我还小,我哪里懂得姑娘是不是漂亮,你说漂亮那就漂亮。”冉岷强打精神应答紧走几步跟上队伍。
“你哪里小了?洗澡时我都看见了一点也不小。”
“非礼勿言,欧阳学长请注意您的言行,你是学长你更大。”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可能是马上就要安全进入剑门关的缘故,大家心情放松很多,两人对话引来同窗门难得的开心笑声,就连几位老夫子都没有斥责他们,只是抚须摇头微笑。
笑声中冉岷忍不住又回头望向中原大地,这一进关,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泪水不自觉的悄悄滑落,赶紧偷偷抹去。
遗民泪落胡尘里,北望王师是何年。
吾辈不甘心,他的拳头紧紧握住。
自从大夏国灭传位诏书传遍大地之后,南越山脉“一剑天”峡谷这半年来了很多人。
有读书人,有带兵刃穿短衫的武夫,有逃到这里的原大夏朝廷正规军,有想浑水摸鱼混个招安转正的马贼,有山上宗门谱牒修士,有江湖散修,还有谍子。
这错综复杂的情况让偏居一隅的南越朝廷头疼不已。
其实最让南越朝廷头疼的还是那一纸传位诏书,将这个老老实实偏安一隅本已经被世人遗忘的南越三郡,变成了天下目光的焦点所在。
临了还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