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63年,五月。司马昭终于下定决心讨伐蜀国。
并且,司马昭还颁布了讨伐蜀国的诏书。
263年,八月。魏国开始全面伐蜀的计划。
魏军分三路伐蜀:
征西将军邓艾受命率领士兵三万余人。从狄道(今甘肃临洮)开始。向甘松,沓中一带进军。直接进攻姜维。为了牵制驻守在沓中的姜维。司马昭还下达了命令,邓艾如果能活捉姜维就好。抓住姜维朝廷还要对邓艾有恩赏。
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余人。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高楼一带。以切断姜维的退路。
司马昭对以上两路还有一个交待,那就是如果抓住姜维之后东西两方面军(邓艾军和诸葛绪军)共同南下进攻巴蜀。
最重要的一路是第三路。
司马昭命令镇西将军钟会带领十余万兵。再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然后再乘虚直取成都。大将军司马昭亲自为这一路作后方总指挥。
司马昭把这次伐蜀最重要的一路交给了钟会。那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早在262年,钟会就被司马昭任命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军事。
司马昭信赖钟会是有原因的。
钟会是颍川人(今河南长葛)。就是东汉朝廷扫灭黄巾军的那个地方。
钟会出身豪门世家——颍川钟氏。父亲是太尉钟繇,哥哥是钟毓。
钟会和他哥哥钟毓在当时魏国很出名。
那钟会是怎么走上来的呢?
据说太尉钟繇的几个儿子都很不错。其中长子是钟毓,幼子是钟会。
钟会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在但是有个朝中大臣蒋济到钟毓家做客。看到钟会非常吃惊。
于是,蒋济对钟繇说道:“这个孩子不一般,你看看他的眼睛就知道了。一点儿也不怯场。”
后来钟繇引见他们两个去见皇帝曹丕。
钟繇头一次见皇帝。因为紧张,吓得全身是汗。钟会则不然,钟会却好像没事一样,从容自若。
曹丕问:“钟毓,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
钟毓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
于是,曹丕哈哈大笑。
由此可见钟会从小就很聪明。受到了当时魏国统治者的广泛赞扬。
钟会长大了。也是一直受到了司马氏的信赖。
前后司马师还是司马昭。钟会都一直担任朝廷要官。
在261年的时候,钟会升迁为司隶校尉。虽然人在司隶州,但只要涉及朝廷大小事务和官吏任免权的事儿,钟会无不插手。名士嵇康等人被杀。都是出于钟会的谋划。
钟会这个人城府很深,对人表面温柔,随和。但是内心却十分狡诈。
司马昭正是看中了钟会这点。才给钟会委以重任。
这次魏国伐蜀。就是一个体现。
接上文。自从魏国分三路大军向巴蜀之地气势汹汹地开来。
蜀国自从姜维得知钟会等人,在关中筹备攻打蜀国的事以来。姜维把此事上奏给了刘禅。要求蜀国加强戒备。
但是朝中有鬼,这个鬼正是宦官黄皓。
黄皓自称信了巫女的话,便在刘禅身旁谗言“敌人不会来。”而蜀国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竟然也不知道魏国准备伐蜀此事。
等到钟会,邓艾大军开始前往骆谷,沓中时。刘禅这才醒悟过来,国难降临。
刘禅得知后,下令派来廖化前去阴平支援姜维。之前,姜维曾建议刘禅派廖化赶赴阴平的。这次刘禅完全是随了姜维的意思来。
除此之外,刘禅还派了张翼,董厥等人前去阳安关口。防守钟会军。一同协助姜维抗魏。
同时,刘禅还采纳了姜维制定的汉中防御战略。即“剑兵聚谷”。
“剑兵聚谷”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蜀汉后期,姜维对汉中的军事部署作出了较大的调整。就是汉中地区作为蜀国防御前线,的军事防务与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