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二宫之争后,吴国的政坛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50年,吴国大帝孙权废掉了皇太子孙和。二宫之争的另一个太子鲁王孙霸也因此自杀了。
同年。十月孙权新立了孙亮为皇太子。
这时的孙亮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
孙亮是243年出生的。
相传孙亮的母亲潘淑在怀孕的时候。有一天做梦。梦见有人把一个活生生的龙头授予了自己,不久后。便生下了孙亮。
从这里可以看出孙亮出生时还带着吉兆。
那时,孙权大帝年事已高。而孙亮又是大帝最年幼的儿子。因此,孙权特别疼爱这个孩子。
二宫之争后。孙权既没有选择孙和为太子。又没有选择孙霸为皇太子。
而孙权最后选择立他最小的儿子孙亮为皇太子。
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孙亮小时候特别聪明伶俐。虽然年幼,却有着成人般的判断能力。
并且小孙亮在与人见面的时候。举止完全合乎礼节。深受大臣们的赞赏与看重。
二宫之争后,孙权看透了孙和和孙霸的野狼之心。认为他们俩终不能成大器。
于是,孙权先是废掉了孙和的皇太子之位。而后,又赐死了孙霸。而留下了最小的儿子孙亮。
最后,也在孙权百般考虑之下。立了小儿子孙亮为皇太子。
孙亮刚刚被立为皇太子。就在这一年,有神人当面交给了孙权信物。
信物的内容是,让孙权应该立下皇后。
251年,孙权立孙亮的母亲潘氏为皇后。
潘氏与孙权大帝年龄差距很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孙权虽然登基已有称帝二十余年,然而从未立过皇后。在这期间虽然有徐夫人,步夫人,袁夫人,王夫人先后被议为皇后人选,皆无果而终。
所以年近古稀的孙权才在晚年立了吴国第一位正式被册立的皇后——潘氏。
孙亮的母亲潘氏以前就是宫里一个织房的女工。她与姐姐一同进入宫中织布的工房为婢女。在当时地位是不高的。
因为一次偶然的经历。孙权视察宫中织房的时候。孙权看见了潘氏。
当时,孙权被潘氏容貌所迷住。这才被孙权充入了后宫。当时的潘氏年纪还很小。
潘氏虽然有着如花似玉的容貌。但是她的嫉妒心很重。
潘氏曾经向孙权进言谗言杀死了袁夫人等人。潘氏有很多令人发指的行为。
这个潘氏可以说是“三国的潘金莲”。
而且,潘氏自从当了皇后之后。受过她抵损的妃子有很多。
潘氏也有“暗藏心机”的一面。
当孙权重病卧床的时候。潘氏秘密遣人向中书令孙弘请教汉代吕后临朝摄政的旧事。
就是这样一个暗藏心机的潘皇后,也有结束的时候。
甚至她比孙权大帝死得还早。
252年,二月。潘氏为孙权得了重病。过度操劳而自己也病倒了。
早已密谋好的宫女,乘着潘氏病床在卧,昏厥不醒时将潘氏弑杀。事后宫女们声称皇后因为疾病暴亡。
这件事的原因,也成为了后来史学界争论的一个“谜团”。
后来,这件“谋杀案”不久便暴露无疑。六七个参与谋害皇后的宫女都被处决了。
而这时,孙权也病重了。怕是活不多日了。
于是,孙权将后事托付给了诸葛恪,孙弘,藤胤,吕据,孙峻等人。
早在250年冬天,孙权重病卧床的时候。就曾征召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藤胤为太常一道受诏辅佐太子孙亮。
252年,四月。孙权大帝驾崩了。享年七十一岁。
孙权生前在位五十余年。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执政时间这么长的君主。
孙权一声经历了三国众多历史事件。不都一一列举了。
孙权去世了。一个时代也结束了。后三国时代也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孙权死后,太子孙亮临危受命。孙亮继承了吴国的国君。
孙亮上台后,大赦全国。改元建兴。
建兴元年(252年)闰月。孙亮正式任命诸葛恪为太傅。藤胤为卫将军兼职尚书事。上大将军吕岱为大司马。朱异为镇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