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司马懿转任了军司马。当时由于魏国的粮食不足。司马懿于是就建议曹操用屯田来解决粮食问题。后来得到了曹操的采纳。
219年,关羽包围了樊城。并且水淹于禁七军。
前线紧急。因为当时的汉天子汉献帝在许昌。许昌又因在地理位置上距樊城很近。
曹操一度感到危机。为了避关羽锋芒。还想准备挟汉献帝迁都黄河以北。
司马懿仔细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局势。
后来,司马懿和蒋济一起劝说曹操不要迁都。
司马懿还给曹操上了一计。让曹操联合孙权。干掉关羽。
曹操依计行事。后来,果然,孙权出兵干掉了关羽。
220年,曹操去世了。司马懿终于可以叹一口气了。因为在曹操眼里,司马懿永远是一颗棋子。
司马懿主持了曹操的所有葬礼。
曹操去世后不久,曹丕即位了。并且重用了曹操以前从未重用的司马懿。
在曹丕在位的七年时间。司马懿为魏国立了不少战功。并于225年,担任抚军大将军。
曹丕在世的时候,非常重视司马懿。特别是两人关系非常紧密。
在225年,也就是司马懿担任抚军大将军的那一年。曹丕第二次大兴舟师来讨伐吴国。
曹丕在从许都临走时,命令司马懿来留守许都。
而当时司马懿留守许都只有两个使命。第一,对内镇抚百姓,以防百姓不满。第二,对外为曹丕大军做好后勤工作。并提供军资。
曹丕临走时,下诏书给司马懿。
诏书的内容是,“我(指曹丕)虽然准备离去,但是我还深深地担心大军的后勤和朝中的事情。所以我将镇守许都的大任委托给你。在历史上曹参虽然有很多战功。但是他的军师萧何在后方的支持才更为重要。如今你留守后方,使我无后顾之忧,这样好吗?”
司马懿收到诏书后,认真完成了曹丕交给自己的使命。
后来,曹丕仗打完了。准备从广陵回师京都洛阳又给司马懿下了一封诏书。
诏书的内容是,“我向东征讨孙权,你应总理洛阳的事情,我在洛阳,你则应当总理东征孙权的战事。”
曹丕这封诏书的大概意思就是,“我(指曹丕)如果去东征孙权,你(指司马懿)就应该帮我总管天下内政。也包括洛阳宫中的事儿。我如果回到京都洛阳,你就应该帮我管东征孙权的事儿。”
从曹丕的言语中,不难看出。这时的司马懿已成为曹丕最可靠的助手了。
曹丕去世以后,司马懿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并与曹真,陈群,曹休一起辅佐明帝曹睿。
曹睿刚上任不久,孙权得知曹丕已死,便来进攻魏国。
孙权先是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孙权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
司马懿击退了孙权的这次行动。又击败了诸葛瑾。斩杀了张霸,斩首士兵不计其数。
后来,司马懿升任了骠骑将军。
227年六月,曹睿命令司马懿驻扎在了宛城并督管荆,豫二州的军事。
当时,孟达闹事,被司马懿平定了。
司马懿后来深受曹睿的赏识。
有一天,曹睿问司马懿。“吴国,蜀国都该讨伐,应该先从何处着手?”
司马懿回答说:“现在吴国认为我们北方的兵不习惯水战。所以才敢散居在东关。而我认为要攻打吴国,一定要先扼住敌军的咽喉,再撞击他们的心脏。而夏口,东关就是吴军的心喉地区。如果在陆地上带军攻打皖城,孙权只能带兵马东下,派水师攻向夏口。乘其东关兵力空虚,并加以攻击。一定能大破吴军的。”
曹睿听完司马懿的回答,对司马懿的看法很是重视。
于是,曹睿让司马懿再次屯兵宛城备战。
司马懿在宛城的日子,厉兵秣马。饱读兵书,做好了为魏国再次出征的一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