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讲过,八岁的曹芳上台以后。是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的。
可是,曹爽在政治上处处排挤司马懿。曹爽先是削去了司马懿的兵权。而后又让司马懿晋升为太傅。
这个太傅是个虚职,并无多大的实权。
辅政大臣司马懿被完全架空了。
而曹爽一帮人,则是趁机把持朝政。加官进爵。
曹爽先是任命自己的两个弟弟曹羲和曹训为中领军及武卫将军。曹爽集团完全掌握了宫中禁军。
在政治上,曹爽则是采用何晏,邓飏,丁谧的策略。独揽朝政。屡屡改制。
曹爽把自己的心腹都任命了一个遍。
其中,任命何晏,邓飏,丁谧为朝廷尚书。
何晏当上了尚书。给曹爽推荐了自己选拔的官员,曹爽都一一任用了。
其中有两个名叫毕轨和李胜的人。
曹爽把他俩分别任命为司隶校尉和河南尹。
曹爽这种权倾朝野的作法,引起了司马懿的不满。
而司马懿自己也无法参与政令决策。司马懿也不能阻止曹爽的所为。
于是,司马懿与曹爽的关系开始逐渐恶化。
而司马懿这时的心理开始有了想法。
司马懿这时只能等。等什么?他在等待着一个时机。
他在凝聚力量,伺机反击。
于是,司马懿开始装病。
247年,五月。司马懿以自己得了重病为理由。暂且辞去了太傅之职。回去养病。
司马懿的这种作法是为了回避曹爽。更是为了下一步的行动作准备。
在当时曾经有人传唱着这样的歌谣:“何晏,邓飏,丁谧祸乱帝都。”
不错,曹爽一帮人就是过着骄奢淫乐的生活。
正因为司马懿得了重病。不再上朝过问政事。曹爽一帮人开始变得越加的嚣张。
曹爽他们甚至把曹魏的太后都迁到了永宁宫(今洛阳白马寺附近),以便曹爽自己操纵小皇帝曹芳。
曹爽他们越干越起劲儿。甚至曹爽的心里犯起了嘀咕:“司马老贼真的病了吗?”
于是,曹爽为了解除自己的疑惑。曹爽把李胜叫到了自己面前,并授意他去荆州上任前以辞行的名义去司马府上刺探实情。
司马懿是非常聪明的。李胜来了。就知道他的意思。
248年冬,李胜被曹爽任命为荆州刺史。李胜准备去荆州上任。
李胜在临走前,去拜访了司马懿,向司马懿辞行。
司马懿一听说李胜来了,便让两个婢女搀扶着自己去出迎李胜。司马懿再回到自己的内庭里。换衣服,假装手不稳,把衣服掉在了地上。还装作没看见。
后来,司马懿坐下的时候。又命婢女端上稀粥。他不用手接。张嘴就喝。结果汤流满地。
李胜看到司马懿的这一副样子。不禁觉得有些意外。
李胜向司马懿说道:“都说您中风复发,可我还是没想到竟然到了这个地步。”
司马懿听后,故意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年老病重,恐怕只在旦夕间了。你到并州去上任,靠近胡地。一定要多加戒备,好善为之。我们恐怕难再见面了!”
李胜回答说:“我是回家乡荆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哪里管他,接着说:“君方到并州,努力自爱。”李胜有点哭笑不得。又说:“我是回荆州。”
司马懿这才假意恍然。说:“懿年老,意荒忽,不解君言。今还为本州,盛德壮烈,好建功勋!”
司马懿如此天衣无缝的演技竟然把李胜忽悠得信若悬河。
李胜回去后。汇报给曹爽说道:“太傅患不可济,令人沧然。”李胜自己都觉得有些难过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司马懿得了重病,离死不远了。
于是曹爽高兴坏了,变得忘乎所以了。
曹爽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兴。竟然提议带着一帮朝廷禁军的兄弟们和一干朝廷老臣们陪同小皇帝曹芳一起去扫墓去。
249年正月,曹芳一帮人陪同着小皇帝曹芳一起前往洛阳宫殿附近的高平陵祭拜。
还在“装病”的司马懿已经和儿子司马师(当时为中护军),司马昭以及太尉蒋济等人暗中联系准备发动政变。
司马懿得知曹爽带着小皇帝曹芳去扫墓的消息后。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时机成熟了,一场政变就要开始了!
司马懿先是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洛阳城的各个城门,并且亲自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
而且还命令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位。占据了曹爽的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