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34年,孙权再次进攻合肥。魏明帝也成功地抵御了。
正所谓攘外安内。为后世的魏国平定天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35年诸葛亮死后,魏蜀边境上安静了许多。
在魏国的北方,鲜卑族的轲比能一直以来就是曹睿的眼中钉,肉中刺。
怎么办?曹睿决定拔刺。
曹睿则是派遣出刺客将轲比能刺杀。北疆也因此安定了许多。
后来,237年。辽东的公孙渊也反魏了。并且自立为燕王。
同年,曹睿令司马懿攻辽东,司马懿带兵四万和牛金,胡遵等出征辽东,大破燕军,杀了公孙渊。成功收复了辽东。
曹睿一生在政治上不断地巩固了皇权。并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军事上调兵遣将。灵活地运用曹真,曹休,司马懿等人。
曹睿最后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代明君。
238年十二月,魏明帝曹睿得了大病。卧病在床。
曹睿自己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因此曹睿在考虑封赏进爵的事儿了。
曹睿先是册立了皇后郭氏,这个郭氏也是曹睿从宫中选拔出来的。
曹睿一生也没有一个正统的妻子。所以曹睿在临死前,还是册立了郭氏为皇后。
曹睿还下令,赐魏国天下中,只要是男子每个人进爵二级。就是每个男子自动升两级。
这爵位只是个虚名而已。农民还是农民。跟升官有本质性的不同。
而且,在曹睿这道诏令中,还加了一条。就是流浪,孤独无靠的乞丐可由官府赏赐粮食。
在政治上,曹睿作好了死后的安排。而在军事上,曹睿也做出了相应的调度。
为此曹睿又下了一道诏书。任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
曹宇得知后喜出望外。可是没当了几天大将军便被曹睿下令停职查看了。
而接替曹宇大将军之职的是武卫将军曹爽。
在曹睿病重期间。朝廷上的一切事务是由夏侯献,曹爽,曹肇,秦朗等主持朝政的。
那么曹睿为什么会罢免曹宇大将军之职呢?
曹睿身边有两个宠臣,他们是刘放和孙资。
刘放和孙资长期被曹睿所宠信。但是他俩与秦朗,曹宇等人一向不和。而如今秦朗和曹宇都升了官。
刘放和孙资怕此二人以后会报复自己。
于是,两人在曹睿病重期间。就准备进言曹睿,说秦朗与曹宇的坏话。
而这时的曹睿还病重在床。身边还站着曹爽将军。
刘放和孙资到了曹睿的面前。向曹睿进言。
进言的内容是让皇上不要忘记先帝的诏书——藩王不得辅政。
藩王就是各地的封王。其中燕王曹宇就是藩王之一。
曹睿听取了刘放和孙资的建议。
最后,刘放和孙子还没有善罢甘休。他俩又让司马懿在朝廷上奏本说这件事。
结果,曹宇的大将军之职被罢免。曹宇只能痛苦着回封地了。
239年正月。司马懿从辽东回到河内。曹睿派出了驿马将他召进宫来。
司马懿走进了宫里,来看望病重的曹睿。
曹睿一听司马懿来了。便下了床。走到了寝宫门口。一眼看见了司马懿。
曹睿走上前,握着司马懿的手。真情地说道:“我的病很重,以后的事就靠你了,你可与曹爽一起辅佐我年少的儿子。我能见到你,没有什么遗憾了!”
这一年,皇太子曹芳八岁,秦王九岁。两个小皇子站在了他们父亲曹睿的床前。
司马懿则是俯身跪拜。痛哭流涕,连连磕头,并答应了明帝托付的嘱咐。
当天,明帝驾崩于洛阳宫嘉福殿内。年仅三十六岁。
魏明帝曹睿一生致力于魏国的兴衰。可谓是鞠躬尽瘁的一生。
魏明帝曹睿死后,皇太子曹芳即了帝位。
曹睿一生无子,曹睿的儿子大多夭折了。
皇太子曹芳和曹询是曹睿领养的养子。
有关曹芳和曹询的父母和血脉。现在已无从考证了。
而这时曹芳八岁。是由曹爽和司马懿辅助理政的。
曹芳即将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