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曹休这人我知道。曹休因为是朝廷的皇帝国戚而被曹睿任用。而曹休并不是有勇有谋的名将。他跟张辽差远了。现在跟我们交战,我敢说曹休必败无疑。而曹休败了之后。肯定会逃跑。曹休逃跑时,肯定会经过夹石,挂车(道路)。这两条道路非常险要,狭隘。如果能让我带一万精兵用木柴断了路。那么就能把曹休的部众全部俘虏。甚至可以生擒曹休。那么,请主公(孙权)用我的部队断路,若能蒙上天神威,使曹休自动投降,我们这时就可以乘胜长驱直入,进而攻取寿春,割据淮南。划分许昌,洛阳。这是万世难逢的良机,切不可失啊!”
孙权听后,只是表面地答应朱桓。而孙权则是背后里询问陆逊的意见。因为陆逊才是前线的最高指挥官。
陆逊得知后,认为这样的策略不可。于是就没有采取朱桓的建议。
而这时的魏国朝廷上。大臣们也在讨论着曹休的状况。
其中尚书蒋济上书曹睿说:“曹休深入敌方境内。他正在与孙权的精锐部队对垒。而吴国另一位大将朱然等人正处于曹休军的背后。我看不出有什么有利之处。”
前将军满宠上书说:“曹休虽然明智果断,但很少用兵。这次他的行军路线背靠着胡泊。傍依长江,容易前进,而难以后退。曹休军正处于受阻之地。如果曹休大军进入无疆口,应该严加戒备。”
满宠上书给曹睿,曹睿没有回复满宠。
而这时曹休和陆逊已在石亭开始大战了。
陆逊作为吴军的大都督。亲自率统中路大军。命朱桓,全综二人分别为左,右翼。三路并进,冲击着曹休埋伏的部队。
陆逊大军在石亭一带,大败曹休埋伏的部队。把这支部队赶走了。
吴军在陆逊的指挥下。在后面追杀这支部队。一直追至夹石道上。吴军在这次突袭战中斩杀,生擒一万余人。缴获了牛马驴骡车辆上万,以及几乎全部的军资器械。
而起初,曹休曾经上书朝廷请求深入吴地以接应周鲂。而魏明帝曹睿则是命令贾逵率兵向东与曹休汇合。
贾逵说:“贼兵(吴军)在东关地区没有防备。肯定是在皖城集合部队,曹休深入与敌人作战,必定会失败的。”于是贾逵部署各将领水路陆地同时前进。行军了二百里。中途还擒获了一个吴国人。那个吴国人说曹休已经战败了。吴国这边正派遣兵士准备阻断夹石通路。准备生擒曹休。曹休不知道怎么办好。有的士兵想等待后继部队来援助。
贾逵说:“曹休对外兵败,对内路已绝断。进不能战,退不能还。曹休军队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怕支撑不到天黑。敌军因为没有后续部队。所以只追到夹石道上。现在我们急速行军,出其不意,这就是所谓的先声夺人。以挫伤敌人的士气。敌兵看到我军来到,一定会退走。假如我们等待后援,敌军已将险路切断,兵虽多又有什么用处!”于是应该以加倍的速度行军。中途还设下了许多旌旗战鼓作为了疑兵。
后来,贾逵的大军果然前来石亭救援。
吴国人从远处看到了贾逵的部队。惊慌从夹石和石亭一带撤走。曹休这才得以返回。
贾逵军队开到了夹石,并据守在此。供给了曹休的残兵败将一些粮草,辎重。曹休的部队才慢慢振作了起来。
以前,贾逵与曹休的关系不太好。
这次贾逵来救援曹休来迟了。直接导致了曹休的惨败。
曹休虽然幸免于难,但是曹休心中怨恨。于是,曹休就想诬陷贾逵。让他获罪。
后来,曹休因为背部长了囊肿,死于洛阳。
石亭之战结束了。魏国派出的大军以惨败吴国的陆逊军队而结束。
而且主将曹休也在不久病死了。这让魏国在短时间内无法发动大规模的攻吴行动。
陆逊在这一战中,也成为吴国的神将。
陆逊之前在争夺荆州,夷陵之战之后。再次在石亭大战中获胜。可以看出陆逊在战争中超高的军事指挥能力。
后来,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听说曹休战败后,魏军东下,关中虚弱。准备再次北伐。
这是诸葛亮第二次率军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