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诸葛亮点了点头。让马谡去了。
就是这样,街亭大战即将开始了。
魏国和蜀国相继选择好了。此次战斗的将领。
蜀国这边是马谡和副手王平。魏国这边是张郃(其实有人说是司马懿但是是《演义》上的虚构。正史上说是张郃)。
马谡和王平在街亭对阵张郃。最终谁能够胜出呢?
且说马谡和王平的先锋军队已经浩浩荡荡地抵达了街亭前线。
马谡观察了街亭的地形。
街亭地形到处都是一座座小山包。只有一条河而已。
马谡认为如果将蜀军设防在河边,太暴露目标了。而且容易被魏军前后全歼。于是,马谡想把军队驻扎在山上。他认为驻扎在山上不容易被魏军发现。
这时候,马谡的副手王平劝马谡说道:“丞相(诸葛亮)的意思是把军队驻扎在河边。这样魏军来了,就可以发起突袭。如果把军队驻扎在山上就不怕魏军包围山包吗?那我们就孤立无援了。更容易被魏军全歼了!”
马谡听完王平的话,冷笑着对他说:“你是太胆小了。登上山上驻守。敌人根本就发现不了我们的目标。到时候,从山上一拥而下。那魏军岂不被我们全歼!再说我们居高临下,敌人要想在山下进攻我们。岂不被我们乱箭射死吗?”
王平无语了。他只是叹息一声“唉”。
那就按马谡布阵方法来。
于是,马谡就率领部队上山驻扎。山下的城镇和水源附近一个蜀兵都没有。
当张郃的大军到达街亭的时候。张郃发现前面和附近竟然没有一个蜀兵。
正当张郃疑惑的时候。前面有一个侦察兵骑马来报:“蜀军已经上山了!”
张郃听到这话,刚开始疑虑了一下。然后,瞬间茅塞顿开。
他知道怎样破蜀军了!
张郃先是命令全军包围了马谡驻守的南山。
后来又命令士兵断绝了山上和山下的水源。
这样下来,山上驻扎的蜀军一点也不知情。
蜀军完全备困在了山上。
第二天,张郃就命令山下的魏军向山上的蜀军发动进攻。山上的蜀军还没知情。就被张郃这一波进攻打得落花流水。
蜀军该逃的逃。,该战死的战死。纷纷丢盔弃甲。山上的蜀军惨败。
而这时,副将王平仅率领一千人擂响战鼓。还在死守着营地。
张郃因为怀疑山上有伏兵。所以不敢往前逼近。
于是,王平和马谡缓缓地收拾了各部散余的兵士。并连夜弃山逃回了。
蜀郡在街亭大败而归。
而这责任都归他们的指挥官马谡身上。
马谡在指挥街亭之战,犯下了两大兵家大忌。
第一,马谡将蜀军全部部署在山上。山下一个兵都没有。很容易被包围。而且让魏军围点打援。
第二,马谡放弃了水源和后退的路线。马谡这样做。没有给蜀军留下活路。连逃路都被敌人封死。
马谡这样刚愎自用,不听丞相和王平的话。最终得到了惨败而归的结局。
诸葛亮得知街亭已失的消息后。立马派出高翔去攻打高柳城。这样做是为了挽回街亭之战的败局。重新找到进军的据点。
可是,高翔也败了。高翔被郭淮打败。至此诸葛亮失去了进军的据点。只好让西县千家百姓们移居到蜀内,并且诸葛亮退兵到了汉中。
诸葛亮退回汉中之后,就开始处置马谡了。
《演义》里面有一章回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情节。
不错,诸葛亮在得知失街亭之后。就要杀马谡了。
马谡犯下的军事错误和军事后果,不可估量。
马谡失街亭不但打乱了诸葛亮的北伐计划,让诸葛亮进攻长安,直捣中原的计划华为了泡影。
而且,诸葛亮在北方也失去了落脚点。只能退回汉中了。
这时候诸葛亮就开始处斩马谡了。
诸葛亮在汉中布置了军事大帐。
坐在最前面,主位的就是诸葛亮了。
这时候诸葛亮亲自拍板。
“押上马谡!”
两个士兵把马谡押了上来。
马谡这时被绑着,低着头跪在了诸葛亮的面前。
诸葛亮问马谡:“马谡,知道犯了什么错误吗?”
马谡这时低头不语。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肠子都悔青了。当初要是听副将王平的话。也不至于到现在这个局面。
诸葛亮说话了。说道:“把马谡押出去,斩了!”
马谡这时候哭爹喊娘也没办法了。当初是立了军令状的。
当马谡被押到刑斩台前,诸葛亮出来亲自监斩。
诸葛亮留下了眼泪。其实在诸葛亮内心里是不想斩马谡的,这位爱将。可是事实摆在这儿。自己也无法向后主刘禅交待。只能用军法处置马谡了。
就这样“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已被后世人们津津乐道了。
诸葛亮在斩了马谡之后,并向众将谢罪。后来又向后主刘禅上奏。
奏折上指出了诸葛亮自己犯下的错误。并请求降级。
刘禅根本不会给诸葛亮降级的。只是给诸葛亮。名义上降为右将军。但依然行使丞相之权。
街亭之战的全过程就这样结束了。
诸葛亮不是不会用人,而是不会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