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认为,保密对孙权有利,泄密对曹操有利。
如果关羽得到消息后,要么撤军,要么不撤军。
如果城中守军得到消息后,会更加坚定信念,稳定军心。
假如保密的话。那在樊城必将是一场恶战。关羽要是拿下樊城。那对曹操就不利了。而孙权得到了荆州就有利了。
因此,应该口头上答应保密,实际上故意泄密。
曹操完全赞同这个建议。并下令徐晃将“泄密”信抄写多份,然后用箭射入樊城和关羽的军营之中。为了就是把孙权即将偷袭江陵和公安的消息公布了出去。
实施完后,董昭的预料不错。樊城守军士气倍增。关羽则犹豫不决。他还天真地以为孙权攻破不了江陵和公安。后来,他决定暂时不撤退。
孙权派人偷偷袭击荆州的事。
而远在樊城的关羽一无所知。
就在樊城外,关羽与曹操军的徐晃正杀得不可开交之时。徐晃因为得到曹操的增援之后。整整十二营的兵力增援徐晃。
徐晃的兵力大增。
徐晃立马调足了全部的兵力打得关羽溃不成军。不得不撤离樊城。曹操下令不去乘胜追击,因为他知道关羽的末日来了。前面等待着关羽的是孙权。
其实早在樊城之战开打时。吕蒙早已设计好进攻荆州的部署。
吕蒙命令全军穿上白色的衣服扮作商人。组成假的商船。
这就是有名的“白衣渡江”。
十月的一个早上。有一队商船浩浩荡荡从寻阳驶向江陵。这队商船里面装得可不是什么货物,是士兵。
一路上静悄悄地来到了南郡。
吕蒙的军队一到南郡。守江陵的和守公安的人。都投降了。
这两个守城的将军立马投降了。
所以吕蒙的军队就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南郡。
而陆逊也是一路凯歌,陆逊的军队到了夷道。把住了长江的峡口。以防备刘备的援军前来进攻。
而现在关羽是什么情况呢?襄樊是曹操的军队。夷道是陆逊的军队。南郡是吕蒙的军队。
就是这样一个大口袋把关羽给围了起来了。
这时的关羽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以前,因为孙权曾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辱骂来使拒绝结亲。所以孙权十分恼恨。
后来,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孙权并亲自率军为后援。
荆州的重镇江陵守将糜芳和公安守将士仁因为以前和关羽闹不和而不战就相继投降了。
为什么糜芳和士仁跟关羽闹不和呢?
这是因为早在关羽出兵襄樊战役之后,糜芳和士仁虽然供给军资,却不派兵来救援关羽。因此,关羽曾说过:“我回去一定不放过他们。”糜芳,士仁对此很焦虑。心里也很不安。
吕蒙正是抓住了一次关羽内部闹不和的机会。吕蒙派出虞翻去游说士仁,士仁投降了东吴。士仁后来带着吕蒙找到了糜芳,糜芳见士仁已经投降了。自己也投降了。
这时关羽因遭遇了徐晃的援兵,没有获胜,准备退兵。
这时的吕蒙已经占领了江陵,俘虏了关羽部下及其妻子。而且厚待了他们。关羽的部下听说之后。对东吴的抵抗之心渐渐消退。
孙权也在不久之后来到了江陵,关羽在听说江陵和公安已失,而且自己也毫无退路。关羽知道自己孤立无援,陷入困境。
关羽在退出樊城战场时还有几万人马。因为一路上战事不断。最后只剩下了三百余人。关羽在得知南郡和公安已降东吴。自己只能带领兵马向麦城进发。一路往西逃跑。并命人向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救。
关羽的部下不断地有人投降了东吴。于是孙权派出朱然,潘璋断了关羽的退路。
同年十二月,关羽率领数十人一起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在半路上遇到了潘璋部下马忠的埋伏。被马忠擒获。
同时被擒获的还有关羽的长子关平,赵累等人。在临沮被全部斩杀。
就这样,刘备失去了荆州和大将关羽。
从最早的关羽主动发动襄樊战役。到败走麦城直至临沮被杀。关羽始终没有发觉东吴的走向。
关羽大意失荆州也表明,关羽只顾前线的作战。而不顾后方荆州的动态。
最后,关羽失掉了荆州,人也被杀了。
这是诸葛亮不想看到的,也是刘备不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