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到了鲁阳后,开始休整部队。厉兵秣马。准备进军讨伐董卓。
190年,冬天。正在鲁阳的孙坚部队稍事休整。孙坚就想趁着天冷,先进攻董卓。打他个措手不及。
一切准备妥当后,孙坚命令随军长史公仇称去催促袁术补给的军粮。为此,孙坚还在鲁阳城东门外。叫好了部下官员,一起摆个军帐,喝着小酒。给长史公仇称送行。
后来,董卓知道了孙坚准备起兵进攻自己。便派东郡太守胡轸引兵赴鲁阳城迎战孙坚。
这时,孙坚还正和部下谈酒色变呢。不料,胡轸却带着董卓的先遣骑兵到了城下。
孙坚听闻后,赶紧命令部下整顿部队。不轻举妄动。孙坚自己则是还假惺惺的喝着酒。
而这时,胡轸派来的西凉骑兵越来越多。。。。
孙坚这时才慢慢腾腾的离开酒席。并悄悄引导士兵们有条不絮地进入城内。孙坚还对部将们说:“没有听见命令的部下,就不要管他们了。恐怕他们会互相践踏,就装作没听见得了。还是继续带着部队进城!”
胡轸远远的望见孙坚的部队,兵马整齐,纪律严明,斗志旺盛。不敢轻易攻城。他只得长叹一声。带兵撤离了鲁阳。
这就是著名的鲁阳之战,虽然两军还没有交战,胡轸就早早地带兵离去了。但是孙坚不战而屈人之兵,充分说明了孙坚用兵的胆识和才能。
到了第二年,191年,孙坚开始带兵攻击董卓所在的洛阳。不料被董卓大将徐荣袭击,孙坚全军溃败。孙坚只能带领数十骑兵突围而出。
后来回城后大破董卓军队,并斩杀了董卓的部下华雄(看来不是关羽温酒斩华雄了)被袁术所怀疑,不给他运送军粮,孙坚亲自前去拜见,将其说服董卓因惧怕孙坚,采取怀柔之策。孙坚说,若不灭董卓三族,悬示四海,则死不瞑目。举兵攻击洛阳,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孙坚入洛阳修葺帝王陵墓,填堵董卓所掘陵墓。在井中发现了传国玉玺。
约191年,孙坚奉袁术之命,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击败刘表所派的黄祖,后被围困于襄阳见山之中,中了黄祖部下的弓箭而死。
关于孙坚之死。我们只能从可供的史料中得到这些内容。孙坚死之时,享年约37岁。
那么孙坚为什么讨伐刘表呢?
这事还要从《演义》中孙坚的部下在井里打捞出那个传国玉玺说起。
孙坚刚刚得到了传国玉玺。孙坚肯定是高兴得睡不着觉。于是,孙坚就有了私藏玉玺的想法。想日后凭此图谋大业。他并命令手下将士保守秘密,切不可把此事传扬出去。
让孙坚万万没想到的事自己的军队中会有袁绍的乡人。那人偷偷到袁绍处报告了此事。袁绍得到消息后。立即召见孙坚要他将传国玉玺归还朝廷,孙坚否认见过玉玺。还立下毒誓说自己如果私藏玉玺就不得好死。
袁绍则是一口咬定了孙坚私藏了玉玺,甚至以剑相逼,幸好被众诸侯拦住。孙坚随即带领人马回江东去了。袁绍勃然大怒。立即写了书信,叫人连夜赶往荆州送与刺史刘表,要他在路上截击孙坚。
刘表收到了袁绍的书信后,便令剻越,蔡瑁引兵一万截击孙坚。孙坚的军队在刚到荆州边界时,就见到剻越已在那里等候多时。随后,刘表也率领部队赶来了。孙坚被团团围住,这时幸亏程普,黄盖,韩当三将拼死杀出重围,孙坚才勉强回到了江东。
由此看来,孙坚讨伐刘表是有原因的。孙坚是为了报荆州之围之仇,才来讨伐刘表的,最后葬身于地的。
那孙坚死后,谁来继承孙坚的大业呢?答案是“小霸王”孙策。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这在下一章。我们会探讨一下孙策的一生。
另外孙坚死后,董卓知道消息后,在长安更加逍遥自在。据说还举办了宴会。
孙坚死了,他的大儿子孙策这才接过帅印。成为了东吴的孙氏集团的首领。孙策可谓是孙氏集团里面贡献最大的一个了。
那孙策又有什么作为呢?孙策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请关注下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