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度战术中,要在适当的时候减小载荷,找回损失的部分高度,并保持一定的速度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做垂直机动。需要熟练掌握利用横滚180度和转弯将已经获得的航线间距转化为角度优势,争取在第一圈的缠斗中能够获得20度到30度的优势,并且要注意保证自己的安全。在面对高手的时候,决不能损失过多的能量。
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不仅在于能够成功执行角度战术,更重要的是能把握住有限的射击机会,否则敌机必定会凭借能量优势,逃逸或者实施滚剪等机动进行反击。想阻止敌机的逃逸不太可能,这和两个武者打擂台的时候,很难阻止一方认怂从擂台跳下去是一个道理的。但是一定不要陷入与敌机的滚剪。王牌飞行员用头脑飞行,而不是肌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飞行员活不长。
角度战术属于“来的快也去的快”的战术,机会稍纵即逝,一击不中,后果就往往不甚乐观,应该尽早脱离战斗,待取得安全的距离之后再重新投入战斗。因为下一个机会得来并不会太难,所以重要的是要保证自己不犯错,要记住,获胜的人只是犯的错误更少而已。
能量空战与角度空战的关系,有点剪刀、石头、布的意思。能量空战的飞行员知道角度空战的敌机飞行员的策略,知道对方希望不断积累角度优势,最终获得理想的射击位置。而角度优势的获得是以能量优势的丧失为代价的。能量空战的飞行员就像在刀尖上跳舞一般,在对方就要成功获得最理想的角度优势的前一刻,利用自己在能量上积累得到的足够优势猛然发动来逆转局面。
能量空战的战术核心是积累能量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攻击位置。一旦准备采取能量战术,即使在水平转弯中,也可以开始制造高度差,积累能量优势,并始终维持这一优势。我机飞行员应该始终以自己的转弯状况为标准监视敌机的转弯。通过维持最低可能的进行垂直机动的速度,我机可以较小的半径转弯,将“头对头”转弯中敌机获得的角度优势最小化。
我们可以通过敌我机头的相对位置来估计敌机的角度优势。最显而易见的判断时机是在敌机指向自己的时候(敌方已经把机枪对着你,只是没有射击的提前量),如果这个时候敌机在一点钟或者十一点钟的方向,则说明敌机已经占据了大约30度的优势。我机此时应该继续向敌机转弯,直到敌机接近我机的后半球区域。
能量战术要求在准确判断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策略,切忌中途放弃,例如反向滚转改变转弯反向,将导致敌我的航线间距拉大,会让敌机跟上而获得更多的角度优势,并且不会损失过多的能量。打个粗俗的比方,裤子都脱了,就把事情做完,再怎么样也比半提着裤子跑路强。
假设敌机在每圈转弯中迅速获得角度优势,等他获得60度到90度的角度优势的时候,我机就可以在敌机处于背后的时候做一个拉起机动。如果此时敌机维持与我机基本相当的爬升状态,则我机可以依靠能量优势与敌机进入滚剪。如果敌机做更为剧烈的拉起动作并企图射击,则我机可以近乎垂直的状态继续爬升。而能量优势将使我机高于敌机的位置上,倘若此时使用顶点分离机动,必然迫使敌机进入水平机动或俯冲脱离。如果对手之前已经将能量损耗殆尽,那他就成了待宰羔羊。
能量空战的执行还有几个注意点。一是要在一定次数的转弯中耗尽敌机的能量,因为燃油决定的战斗时间是有限制的。二是不能让敌机获得超过90度的绝对优势,或者获得较大的垂直距离,以避免我机在爬升时被对手直接攻击。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注意点就是对敌火力攻击的防御技巧。每次交错,我机都有可能在前半球遭到敌机的攻击,虽然由于距离较近敌机瞄准时间不足,但是他仍有机会命中,除非我机进行有效的躲闪。规避射击的能力来自于经验,一个越有射击经验的飞行员,在规避他人射击上同样会更得心应手。其实质是预估对手的开火时机,以及根据双方占位和机动状态,飞向对手无法通过机动迅速指向的区域,同时机动要出乎对手的预料,甚至可以做假动作。
一套迅速的小幅度S型机动,或者一个剧烈的负g机动,通常都是有效避免射击的方式。提前俯冲也是防御射击的有效办法,能够诱使敌机企图跟上以获得射击机会,而我机紧接下来的反转跃升将由可能造成敌机在垂直方向上超越,这会有利于我机进行滚剪机动。
谈完角度空战战术和能量空战战术各自的主要内容,我们现在来对两者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总体而言,两种战术都是相当有效的。
一般来说,角度空战更富有攻击性,它将敌方置于防御状态并施加心理压力,特别是“虐菜”的时候。在对付缺乏经验的对手的时候,角度空战战术会比能量空战更快起效,尤其是在需要速战速决的时候,而大多数时候又都需要。
而能量战术,则需要更多的训练和耐心。不仅要随时控制好自己的速度和飞行路线,更要准确地判断对手的能量状态,并且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做出专业的滚剪机动,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只有依靠时间的积累。除了在每次交错的时候,容易遭到威胁性比较小的攻击之外,能量战术总体而言相对角度战术更安全。
比较而言,角度战术不能提供飞行员充足的时间,去判断对手的能量状态。一旦垂直面的机动对抗开始,运用角度战术的一方,就会被迫进行一场赌博:必须在敌机爬起来之前就击落他。如果因为能量差距太大,或者对手太过狡猾,射击没能命中。那么角度战术飞行员就会发现自己像一块被抛到半空的石头,要速度没速度,要机动没机动,头顶还有一个愤怒的敌人。所以,运用角度战术,要注意保留一些机动的能量,或者发现势头不妙就要尽早调头俯冲脱离,而不要贪恋射击机会最终陷自己于万劫不复之地。
无论使用何种战术,关键在于正确判断对手下一步的意图,在决策上领先半拍。要学会不仅仅驾驶好自己的飞机,最好能够同时在脑海中“驾驶”对手的战机,假设自己处于他的位置,会怎么样飞。还要学会善于使用“干扰射击”的小技巧。这类射击并不需要追求命中率,其主要目的是干扰对手的心理,以及他的战术计划。在综合考虑自己的占位、角度、能量、弹药储备的前提下,多进行干扰射击,会使对手更加容易犯错。
除非经过较长时间的能量战术的训练,在参加空战的早期阶段,使用角度战术往往能够获得更多成功,特别是在双方战机性能相当的情况下。当然,这也要看对手的实力。假设敌机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上,有经验的飞行员通常会使用角度战术逼迫上去,但不至于完全放弃能量去获得角度优势。反之,对付这类好斗型的对手,最好的选择是巧妙的使用能量战术,积累能量优势。
在空战中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迅速决策,并果断执行,战术灵活而自如的运用,是一个战机驾驶员成熟的标志。实际的空战中,合理运用战术的关键前提,是了解自己以及对手所使用战机的详细性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每款战机的设计,都是在各种矛盾中平衡取舍的结果,飞行员要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将空战引入有利于自己的状态。
当中央笕桥航空学校自周百福校长到下面的所有教官、学员,花了两天的时间,认真学习、热烈讨论了这份空战理论资料的所有内容以后,他们一致认为这份付可乐凭借着他超强的记忆力,在高智航、柳本善的帮助之下翻译出来的空战理论资料,从逻辑的严密性,从理论的深度、从实战的经验性、从训练的可操作性等多个方面,无论给出怎么高的评价都不过分。得到了这份资料以后,中央笕桥航校上上下下的所有人,他们就像一群在黑夜中的无边大海里漂浮的人,突然被捞上了橡皮艇,同时还看到了不远处陆地美丽的点点灯光。
从此以后,中央笕桥航校的飞行训练和模拟实战水平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层次。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付可乐给航校带来的这份空战理论,其作用要远远超过他送来的十吨汽油,哪怕再加上他今后继续送上的所有汽油,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