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可乐环视办公室四面满墙的书,还有桌上、地上到处堆着的书,说道:“你这个习惯,应该是有很多人知道吧。”
祝往点头道:“是啊,我爱书成痴,不单是厂里的人清楚,书店的人也都知道。杭州有上百家书店,但是开明书店的技术类型书籍是最出名的,日本人要是有心打探,应该是比较容易掌握我这个习惯的。”
付可乐果断道:“今天是周四,三天之后的周日,请你将开明书店之行取消掉,你需要找的书籍类型,我帮你去找来。”
祝往答应道:“好吧,你的眼光我还是认可的。这事情真的有这么严重了?”
付可乐道:“是的,非常严重。我认为日本人对你采取的行动方案,暗杀一定是首选,甚至是唯一选择。除了暂时取消去开明书店,也要取消其他的外出。另外,还有几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也需要你配合。”
“好的,你说。”事关性命安危,祝往当然足够重视。
付可乐接着说:“第一件,下发一个通知,告诉厂里的所有人员,这段时间,如果遇到外人打听你的情况,一概要向厂里汇报,注意不要惊动对方。第二件,我会安排人贴身保护,你在厂里的饮食,由我的人负责。第三件,你需要暂时减少和太多工人的接触,尽量不要走到建筑物外的开阔地。如果有重要的事情,尽量将当事人约到办公室谈话。窗户不要开,窗帘也不要拉开。”
祝往一样一样都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在复兴社特务处杭州站内,付可乐开始向众人分配了任务。
冯翔让手下继续监测西川次郎的电台,同时派人继续盯着日本领事馆和大东大药房,他自己重点去盯开明书店;李锦华带人在中央飞机制造厂内贴身保护祝往。付可乐亲自带高开天,以及还留在杭州的四个“汉武”第二小分队的队员,在中央飞机制造厂外围通往杭州市内的区域,成为暗哨埋伏下来。任务分配完毕,众人就展开分头行动。
冯翔带两个手下来到开明书店,找到了书店经理,亮明了自己的身份,表示要临时征用书店。经理服从冯翔征用一天书店的命令,和两个员工一起回了家,冯翔和两个手下顶上了工作岗位。冯翔成了开明书店的经理,在书店内随意走动,偶尔翻开一些书看看。
李锦华同样带了两个人来到中央飞机制造厂。李锦华将手下安排在祝往身边之后,他自己就开始重点查看进入祝往办公室和他家别墅的大小路径、沿途情况等等。李锦华是潜行方面的大行家,有他在这里把关,任何人都很难无声无息地潜入到祝往附近。
付可乐有一种直觉,中央飞机制造厂周围有如此大片的开阔地,日本人派来的行动人员很有可能会选择狙杀祝往,而且日本人发给西川次郎的电报里,说的是“正在准备”派出行动人员,日本人可以派来杭州的人员,来自于上海的可能性无疑是最高的。长江以南,日本在上海有最丰富的人力资源。上海离杭州就那么100多公里的距离,日本人派出的行动人员随时可能到达,甚至有可能已经到达了杭州。
基于上述判断,付可乐将自己和高开天等六人,分成了三个二人组,埋伏在以中央飞机制造厂为圆心,七点钟到十点钟方向之间的区域内。从杭州市内方向过来,基本出不了这个区域。而其中敌人出现概率最高的区域就是8点到9点之间的方向,当然由付可乐和高开天这一组最强战力来控制。
不管是在天津的“汉武”第一小分队,还是杭州的“汉武”第二小分队,他们的日常训练中最最重要的部分都是“狙击”。每一个“汉武”小分队的成员都将最多的时间放在掌握狙击手的三项主要技能上:精确射击、伪装、侦察。因为付可乐坚定不移地告诉他们,狙击手是特种作战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特种战斗行动决定性的关键因素。以至于一名杰出狙击手的行动本身就可能是一次特种作战的全部。
1777年10月7日,北美大陆军肯塔基步枪队中的一名狙击手墨菲,射出了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分量的一颗子弹,击毙了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率队侦察的英军费雷瑟将军,直接影响了战局,导致英军指挥官伯格因的突围计划破产,萨拉托加战役由此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付可乐在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受训的时候,他的射击就非常出色,但50米左右有效射程的手枪和400米以内的步枪射击,和800米以上、1000米以上的狙击,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可以这么说,在所有的训练项目,军事训练项目中,花费了付可乐最多的时间的,就是狙击了。
因为狙击技能之精确射击的掌握,需要的基本功太多了:要掌握武器性能,要熟练操作武器,要了解各种地形、地貌、地温、温度、湿度、关照、风力风向,乃至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等,各种姿势射击,尤其是卧姿射击中极为复杂的动作要领。比如,单单卧姿射击中的一个支点问题,难度就极大,那么多的支点包括:抵肩、貼腮、双肘、胸部、腹部及双跨,只要其中的任一支点有问题,扣出的一枪都不会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