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付可乐收了两个小弟,也就没按照原计划去南京大学了。他先带他们找了家客店,自己单独一间,两个孩子住了一间。
当天晚些时候,加上第二天的一整天,付可乐都带着两个男孩在南京四处游玩,主要是去吃各种好吃的,其他的事物两孩子平时游荡的时候看得太多了,不稀罕。付可乐带他们将秦淮八绝吃遍了,还带他们去看了一场电影。可怜的两个孩子,这样快乐满足的日子,他们不知道多久没有经历了。
次日付可乐再度前去南京复兴社特务处,戴处长很快就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让他稍微等候一下,他要准备一些要带给蒋校长的汇报资料,然后马上就带他去面见蒋校长。
蒋校长除了特别正式的政府公开活动,不经常去总统府,几乎从不住在那里。他在南京的时候,多数时间都喜欢住在南京陆军军官学校的“憩庐”里。因为这里环境幽静,戒备森严。蒋校长觉得军校学生对自己敬重有加,生活在这里是最安全又最自在的。
戴处长和付可乐一起到了南京军官学校的“憩庐”,在外面大厅沙发上坐着等了大概十来分钟,一个侍卫军官将他们带了进去。从头到尾,没有人来对他们进行安全检查,可见戴处长在蒋校长这里还是很吃得开的。
蒋校长已经从戴处长那知道了大概的情况,但是他还是要求付可乐将整件事情讲述了一遍。他听的很仔细,中间过程中还提了好几个问题,而付可乐的回答也让他很满意。蒋校长站的高度决定了他的视野和戴处长还是不同的。他虽然也明白付可乐的德国外交官员以及情报局情报官员,这两个身份的重要价值。但是他更看重施可乐只用三个月时间,就超过30个学了一年的德国精英,拿了第一名,这很给他长脸。这些年来用了这么多的部队,花了这么大的时间、精力、资源来五次围剿红军,还是一次次地失败,德国军事顾问们已经觉得他的军官们太无能了。
过去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听从德国高级军事顾问的各种意见,他也已经很习惯德国人强烈的优越感了,可他还是为了付可乐能够证明中国军官同样出色,甚至比德国军官更加出色,感到由衷的满意。对,他就是这么想的,他就是认准一点,付可乐踏进柏林军事学院之前,就是一个中国上尉军官。他不考虑付可乐的四分之一德国血统,也不考虑付可乐接受了8年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的教育,很接近德国式的教育。
蒋校长又问了他家里的一些情况,表示出他的亲切之意。然后他又鼓励付可乐要勇于任事,碰到困难也要及时上报。蒋校长还当着付可乐的面告诉戴处长,要他尽快提升付可乐的军衔,不能让他的军衔级别低于在德国那头的。
听到他这么说,付可乐肚子里乐了,下回中国这边升官了,德国那边也要看齐,这样升级速度应该会更快吧。
蒋校长又告诉戴处长,付可乐是难得的人才,要让戴处长认真想想怎么样用好他。若不是付可乐二十岁刚刚出头,还是个毛头小伙子,看到蒋校长这样无微不至的关照爱护他,戴处长都几乎觉得自己要吃醋了。
戴处长随即对蒋校长表示,他对付可乐的军衔提拔和未来工作岗位已经有了计划。他认为付可乐作为中国唯一的接受了德国军事情报局下属的,柏林军事学院的情报官员培训课程的人,而且还拿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是一定要加以重用的。
浙江是蒋校长的故乡,杭州有国民政府的重要军事工业基地,杭州也是付可乐的祖籍地。中国的情报官员现阶段在杭州的浙江警官学校进行培训,到了今年九月份,将有一批新的学生进来。付可乐这样有能力,戴处长打算让他去新建复兴社特务处杭州站,任站长,同时在浙江警官学校兼任教官。这样才算人尽其才,两全其美。至于他的军衔,稍后就会将他提到少校,对外表示是为了奖励他很好地完成了护送国际友人的任务。
蒋校长听完点头表示认可,他能算当时中国最懂培训学生意义的人之一,他也是极有乡土观念的人。他有今日的成就,一半的原因就在于他是黄埔军校的校长。所以戴处长要把付可乐用到培训工作上,用到他的故乡浙江,他觉得非常满意。其中还有个关键点,浙江财团是蒋校长钱袋子的最重要来源。最后,蒋校长还特意指出,付可乐不管是现在回天津站,还是将来到杭州站,到杭州警官学校当教官,都要保证他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以便于他完成德方的一些工作要求。
不得不说,蒋校长还是有相当魅力的,这一番关心爱护的言语、动作,身居高位而亲切温和,如果付可乐不是心中早已经有了坚定的信仰,还是很有可能被打动的。表面上的诚惶诚恐、感激涕零那必须是要有的。
蒋校长对付可乐的接见到此结束。戴处长还有另外的事情和蒋校长谈,他就让付可乐先回天津,等候军衔提升的嘉奖令。并且提前做一些准备,九月份到杭州履行新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