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了,老爷出事了!救命啊,救命啊!”第六房小妾惊恐的呼救声,在宁静的清晨显得格外尖利,将刁府上下人等全部吵醒,悉数知晓了刁老爷在夜里亡故的事。没有人对一个花甲开外还纵情声色的老头的死因表示怀疑。不少人肚子里想的是他怎么到今天才死,更多的人想到的是刁老爷的家产会是怎么一个继承法,刁老头的三个儿子会演一出怎么样的争夺家产的戏。
市井小报当晚就报道天津商会会长刁竹林死在第六房小妾肚皮上,“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各大报纸则是在第二天简略报道天津商会会长,刁竹林在家不幸亡故,非常值得惋惜,是天津商业界的巨大损失等等,然后还各自表达了一些对下一任天津商会会长人选的预测。
在王智祥将这次锄奸行动的详细报告递交戴处长之后,付可乐就开始等着上面的嘉奖了。再算上前次缴获加密密码本的功劳,付可乐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会被提一级军衔了。在特务处能得到的物质奖励现在已经不被他放在眼里了,升官发财,他只注重升官。军衔越高,官职越重要,就越有利于今后的斗争工作。
付可乐望眼欲穿地等了三个星期,嘉奖令终于到来了。戴处长出于淡化两次对日行动的目的,尽可能隐藏远藤博义、刁竹林的真实死因,还有袁武的下场,特意将这一次的嘉奖的理由,和复兴社特务处天津站这一次的升级联系在一起。天津站将不再受华北区的控制,而变成直接和总部双向交流的大站。虽然王智祥过去实际上已经是直接找戴处长沟通的,但那是建立在他们相互之间的私交上的。而现在天津站归总部直辖管理,一切就都名正言顺了。
天津站几乎人人都官升一级,皆大欢喜。只有行动组的三个新来的组员没赶上这样的大好事。曾策对下属要求非常严格,他请求王智祥将自己不太认可的三个组员设法调离了,其中就包括那个当初抵挡不住袁武的五万大洋诱惑的组员,然后补充了三个新人。
李锦华是所有人中感觉最好的一个,他放在怀里还没有捂热的少尉一下子就升成中尉了。他的上司付可乐前后立了那么多的重大功劳,最后也才提了一级军衔。戴处长一则是认为李锦华在刁竹林案件中,不单是有找到奸细的功劳,还有锄奸的功劳;再则是他认为对待像李锦华,即“燕子李三”这样的知名特殊人才,要多多拉拢,也是千金买马骨的意思。何况只是一级军衔而已,根本没有费一个大子儿。
我们可乐现在是复兴社特务处天津站情报组上尉组长了。其实他和他最年轻的组员冯翔同岁,都是1914年生的。他甚至比冯翔还要小两个月,他是10月15日出生,冯翔是8月19日。前几天付可乐刚刚带着情报组全体成员给冯翔过了生日。而他自己,实际上还没有年满20周岁,已经是上尉军衔了。他觉得自己可能是国民政府最年轻的上尉,这就让他再升一级的难度无限加大了。尉官到校官之间本来就有一道大坎,再加上他的年龄因素,付可乐不知道自己需要立多少个大功才能跨过这道坎。
随后的日子里,付可乐继续执行他加强全组能力的行动,至今已经要满四个月时间了。他自己负责日语培训,基础的战场急救;沈静负责培训驾驶、射击;冯翔负责爆破、诡雷;高开天负责搏击,以及中文,如果有需要的话;姜盈负责发报、译码。现在又要加上李锦华来负责潜行和开锁。
在付可乐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情报组全体成员进行相互培训、相互提高之际,远在江西的庐山上,也在进行一场培训活动。
蒋校长亲自兼任团长,陈诚任副团长,组成了军事委员会陆军军官训练团,对全国陆军高级军官进行轮训。庐山和五岳相比特点不够鲜明,和黄山就更没法比了,全靠着诗仙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的名。
由于南京是中国著名火炉,庐山离南京又不算远,夏季的时候,蒋校长就特别喜欢去庐山避暑了。后世若不是发生十年浩劫,蒋校长本已经过谈判同意回他最爱的庐山养老的。当然,还有其他很高的条件,不单是台湾,甚至连福建都说好交给他儿子驻守。为了祖国的统一,再大的代价都不算什么。
陆军军官训练团团部的教官分成六组,包括:战术、设计、工事、通讯、急救、政工。而负责指导这些教官的则是汉斯,德国将军,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德国高级军事顾问。德国与国民政府的密切军事合作开始于1928年底,在汉斯将军去年5月来华之前,已经另外有三任高级军事顾问前后来华帮助提升中国军队。同时,都非常缺乏外汇的中德两国还以物易物的方式开展军事贸易。德方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中方则提供矿物资源,尤其是钨沙矿,这是德方最紧缺的制造穿甲弹的必需品。
汉斯将军是这些年来华的德国顾问中资格最老、威望最高、学识最强的一位,他对当前的中国军事国防建设、军队建设、中德贸易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帮助。蒋校长也因此对他深怀感激。汉斯将军的健康状况不佳,于是他就向蒋校长提出辞呈,并诚恳地推荐自己的得力助手肯森为德国高级军事顾问继任者。
蒋校长对汉斯将军深感不舍,但也无可奈何。蒋校长看到他日渐衰弱的身体,想起他还要经历一个多月的海上风波才能回德国,蒋校长很想为汉斯将军再做些什么以回报他的巨大贡献。这时最近在天津屡屡立功的付可乐的名字,突然在他的脑海里蹦跳出来,这不正是一个陪护汉斯将军回国的最佳人选吗?中西医兼修,西医是德国人认可的同济大学德文医学堂,中医是名家后人。身具德国血统,精通德语,外祖父是天才翻译官。年纪轻轻就晋升上尉,在军事方面也能和汉斯交流。
蒋校长越想越觉得付可乐是最佳人选,于是他决定马上派付可乐到上海待命,准备在上海坐客轮陪护将军返回德国。同时他也把自己的安排告诉了汉斯将军。汉斯将军听了之后也觉得付可乐是一个很不错的人选,于是他又向蒋校长表达深切的谢意。在临别之际,他还向蒋校长赠送了他的个人代表作《一个军人的思想》。蒋校长随即安排该书的翻译工作。不久以后,中文版问世,就迅速在国民军方中广为流传,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的参考书籍。
天津站,刚刚接到赴德命令的付可乐,他既感到突然,又感到兴奋。他本来也在一直想着去德国看望母亲和外祖母,突然得到这样的机会,当然非常兴奋。他接到的命令是要求他立即出发,不得延误。所以付可乐只能匆匆忙忙地告诉了组员们自己接到命令要离开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具体情况需要保密。他不在期间,自然是副组长沈静负责情报组的各项工作。然后他就回家准备行李了。
付可乐将任务详情告知了父亲,并等在一旁。这样重要的事情,他是不会对父亲保密的,只需强调不要对外人提起就好了。父亲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交给了付可乐。父亲的眼中也有些泪光,母亲因为要对她自己的父母尽孝,已经离开五年了。然后付可乐就带着简单的行李动身前往上海了。他对汉斯将军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估计,随身的行李,除了一些身份资料,主要是为汉斯准备的,一些以营养滋补类为主的中药材。他自己要用的东西,他准备到了上海再去买。
到达上海之后,他先去英国汇丰银行从自己户头上提了三千美金,然后到上海南京路的大商场购物,为长达月余的海上旅行作必要的准备。三千美金一分也没少掉,放在身边备用。他花的是薪水和奖金。之后他才将自己入住的酒店、房间、电话等信息,通知了复兴社特务处上海站,等待汉斯将军的到来。
汉斯将军比他晚到了好几天,因为汉斯知道法国客轮的下一班准确出发时间,客轮将在两天后出发。他们要乘坐的是法国客轮安德烈号,从上海出发至法国马赛,航程需要40天左右。
1934年9月15日,上海港汇山码头,停靠着法国客轮安德烈号,船身是黑色,甲板以下有三层,甲板以上则是白色的三层客舱,客舱上面还有两层舰桥。付可乐提着一大一小两件行李,陪同已经和他汇合的汉斯将军,先上了小型驳船,从外滩码头到达客轮上客码头,再从上客码头登上安德烈号,开始了一段向往已久的新鲜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