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祥笑道:“那我们就一言为定,你等我的消息吧。”
这一段对话貌似波澜不惊,其实很能显出付可乐的性格。他就像一只年青强壮的雄狮,如果能成为领地狮群的王者,就绝不会错过机会。
谈完了正事,两人开始喝茶聊天。同行聊天,自然是不缺话题的。
次日,王智祥找戴处长,提出要将情报组组长吕一帆以及他的三个下属调离的要求。
这期间的复兴社特务处正处于快速扩张的状态,将几个人调到其他地方对戴处长而言毫不费力。他心里也清楚,天津站前一阵的胡作非为,那吕一帆也是有一份的。现在需要他认真考虑的是怎么给王智祥找几个合格的替代人选。天津站和北平站,现在是战斗的第一线。蒋校长会特别关注,戴处长当然特别重视。
经过认真的考虑之后,戴处长决定答应王智祥的请求。他将天津站原情报组组长吕一帆及其下属三人一起调离。并将原福建保安处副官沈静,调天津站任情报组副组长。将杭州警官学校的二年级优秀学生姜盈,调天津站任情报组见习译电员。
沈静是杭州警官学校去年毕业的学生,少尉,浙江缙云人。姜盈是浙江江山人,是杭州警官学校今年要毕业的学生。
杭州警官学校现在是戴处长的人才培养基地。而这两人还都是戴处长的浙江老乡,其中姜盈还是戴处长的江山老乡。可见戴处长对天津站的重视程度。
王智祥搞定了这些之后,在1934年4月28日,我们可乐就兑现了承诺,同意加入了复兴社特务处天津站。他被授中尉军衔,任情报组组长。他得到这个中尉军衔,最大的原因是他在刺杀张景尧行动中的突出表现。
情报组的其他人员包括:副组长沈静、见习译电员姜盈、组员冯翔、组员高开天。
冯翔是南开大学1933年物理系优秀毕业生,授衔少尉。高开天是南开大学1934年中文系实习生。此时大学生就业很不易。
复兴社特务处天津站行动组也重建成功。行动组组长曾策,下属组员共8人。
至此,复兴社特务处天津站的重建就完成了。新天津站的重要性也加强了。首先是因为当下的战略态势,天津站无疑处在抗日第一线。其次是因为新增加了电台,同时也有新任站长和戴处长私交很深的缘故。
在天津站正式开始工作的第一天,作为情报组组长,付可乐召集了情报组其他成员、加上他自己总共5人,开了天津站情报组的第一次全体会议。
来自于南开大学的两位组员虽然是付可乐本人从十来份资料中选出来的。但是对他们进行面试以及录用都是站长王智祥亲自进行的。今天是付可乐第一次见到他的四位下属,这也是他第一次出现在他的组员们面前。区别在于,付可乐之前是看过他们的照片和简历的。
入职天津站之前,付可乐将自己原来半长的卷头发剃的极短。现在又穿上了军装,气质上变化非常大。他的组员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阳光帅气和干净利落,并不会觉得来了一个洋人上司。
付可乐清澈的眼睛环视一下他们四人,开始了他间谍生涯的第一次演讲。以他超凡的记忆力,当然是脱稿演讲的,永远用不上。
“今天我来到这里,只有一个目标。我要尽我一切所能,流干每一滴汗水,流尽每一滴血液,与日本强盗战斗,与每一个欺压我中华的列强帝国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我们中国人已经被列强狠狠欺压了近百年,无比屈辱了近百年。我,是一个骄傲的中国人。我为中华的文明骄傲,我为中华的先贤骄傲,我为中华的山川大地骄傲,我为中华历史上所有曾经奋起反击异族入侵的民族英雄骄傲。我从你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你们都和我一样,都是一个真正骄傲的中国人,都愿意为中华奋斗、牺牲!所以,我很高兴能与诸位一起,同生共死,并肩战斗。”
这慷慨激昂的战斗宣言深深打动了沈静、姜盈、冯翔、高开天。他们四人都是刚刚迈出学校大门的青年学生,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满腔的热血。他们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直到付可乐伸手示意,才停下来。他们用更加期待的心情,看着这个和他们一样年轻的上司,还要继续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