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佛主微微颔首道:“他已斩断佛缘,不如称呼光明教主复生归来,这境界已经非是寻常三教圣人能与他争执的,加上师兄你见过的那一位魔君,只怕真是魔道将兴。”</p>
昙至佛的一只独眼微微笑的眯起以腹语说道:“若是前佛子,光明教主复生,我还真想寻他单独一会。佛语金刚剑能否破的万灭心钟实在是让我揪心不已。”</p>
圆觉佛主手中琉璃瓶中的那一只垂杨柳微微一动问道:“为了胜负。”</p>
昙至佛摆摆手嘶哑腹语道:“非也,非也。论胜负,当年我就被打的没脾气了。”</p>
圆觉佛主又问:“师兄,那是为何。”</p>
昙至佛小声腹语道一句:“据白眉所说,当年那一位佛子的心中佛国乃是那心经之中悟出的般若忏中一式神通。”</p>
圆觉佛主凝神问:“神通,师兄是否在说笑。”</p>
昙至佛腹语未出,却是郑重点头,见得这样圆觉佛主微微摇头道:“原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悟出的金刚摩诃般若忏一共十二卷,分别是金刚五印,摩诃四证,般若三境。当初的佛子虽然留下修行的法门,但是只有他一人修出心中佛国,便是般若三境中的只向心觅。”随即见这位昙至佛静听。</p>
圆觉佛主只好又说:“说是神通亦是神通,般若三境还有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只是没见佛子用过。摩诃四证更是没有现世过,金刚五印我曾见过明王不动印,其余四印分别是:僧者金刚印,法戒圣莲印,罗汉琉璃印,吾佛照灯印。从金刚印到照灯印便是金刚五印,此五卷在塔林中留有副本,也有僧者修行,只是出了佛子修道明王不动印外,再无第二人能从罗汉琉璃印升到明王不动印。佛子以不动尊明王在星河与他的魔念形成的域外天魔一战,那不动尊便若世尊如来的不动尊亲临,虽然佛子的只有半身,但是已经是具得大法。”</p>
嘶哑的腹语再次响起:“摩诃四证我见过,当年白眉师弟与他擒我回清心铜殿的时有缘一见,乃是涅盘之初,自在观空,金刚般若,照见诸法。代表的乃是四种境界的加持,若是当年那位佛子运出吾佛照灯印只怕无人能治,除非是世尊如来打破这中土神州的禁制法身亲临。”</p>
圆觉佛主迟疑片刻后问道:“师兄,以你只见,今日的是佛子嘛!”</p>
昙至佛摇摇头以嘶哑腹语道:“只是岁月长河波动,不一定是佛子,若说是魔君不也有那种能为嘛!魔道为一线超脱生机,经历诸代祖师圣尊魔君不懈努力,想必扰动岁月长河的手段必然是有的,我只是觉得这轿中人行事有些萦怀难测,所以才如此做。”</p>
说的却是手中那个紫金钵盂。</p>
圆觉佛主笑一笑道:“金刚五印被摩诃四证克制,摩诃四证被般若三境克制,同理般若三境被金刚五印克制,如此循环往复,便是那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万灭心钟,诸法不侵,因果不沾染能渡三灾五衰,却是能</p>
渡世人。只不过当初的佛子宏愿非常,所以才未到佛地身陨红尘。”</p>
嘶哑腹语再起:“生有轮,死有轮。极其念念法 轮 摆,菩提不离一毛端。不动道场于一毛端,便能含受十方国土。不愧是照心自见,佛子名不虚传。”</p>
两位佛主对视一眼刚好在紫金钵盂之上,两人心念响起:“一毛端出自《楞严经》,万灭心钟出自《心经》,原来如此,既念既觉。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p>
一念通则百念达。</p>
下一个瞬间却是昙至佛与圆觉佛主双双不见,再出现便在不远处的一处山头,两人对笑一眼尽在不言:“虽离佛子的心中佛国差得远,但是这也算是明悟了一道神通。”</p>
随即收了紫金钵盂,两人适应这神通慢慢赶往洞天之中的塔院。</p>
魔师宫中的敦煌君虽然只是细细打量这些看着精美的寻常之物,却是想想吃过午膳后便在这偏殿花费了太多时间,果然是有些睹物思人。</p>
看到这御赐九锡,敦煌君不由想起本朝太祖乃是标榜向历经四百年的炎汉朝学习,以孝治天下。</p>
本朝的太宗孝文皇帝在这以孝治天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仁义制天下,赏罚定干戈。</p>
太宗皇帝开疆扩土平定了半个中州,这中州天下人烟密集的一十三州他自己就搞定了七个,就算是算作半个开国之君也不为过,只不过弑兄夺位的恶名自然要背负的,虽然那位皇太子在史书上却是过分的残暴了,毒害当时还是尚书台上将军的太宗皇帝,只不过在宫门之变中太宗皇帝反戈一击,自然就成了这天下之主。</p>
励精图治十四年,最后可以说是那位几乎合道的太宗皇帝自己把自己给累死了,虽然勤政爱民,对内压制世家高门,对外还能对北境妖族反击三千里,文治武功皆是能在史书上有夺得大帝称呼的,能掩盖那位夺得天下的本朝太祖。只不过有多少阴谋诡计能掩盖在桌面下,自然是甚多甚多,但是不可否认那十四年老百姓过的真的好。堂堂正正的治世。</p>
然后便是孝武帝,也就是与当年的魔道教主长安应战的那位至尊陛下,名为文圣,其弟威武王便是武圣,兄弟二人并称文武二圣,功过是非不好评说,自然最后身死以谢天下,是不是徇私枉法了也就没人追究了,只不过十六年的武德年,老百姓过的也不算太差,至少北境依旧能保持反击的趋势,无大败亦无大胜。</p>
现任至尊孝明帝,也就是那位李治道兄,与敦煌君算的是半个学友,半个姻亲,而且两人辈分相当。</p>
只不过因为文武二圣与光明教主的恩怨,敦煌君这些年一直不喜皇室的人,说到底还是心里有些厌恶。</p>
因为这位孝明帝却是是一位明君,改元的十二年来,天下百姓又过上了太宗皇帝那十四年的治世生活。</p>
虽然压制世家稍稍有些不足,但是世家高门便是这制衡天下的桩脚,孝明帝没有太宗文皇帝那平定天下的声望自然是做不到的。</p>
而今还失去了姬家压制四海龙族,只怕是更大的隐患。</p>
敦煌君想起了姬家,自然想起那位幼时的同窗,世间给他的称号便是姬家之龙。</p>
神龙隐现,见首不见尾,虽然身死,但是这个世间依旧有他的传说,依稀还有可寻的痕迹。</p>
可是除了敦煌君之外应该没人知道那一位在大家都被禁制灵力的时候打架,也是会用黑虎掏心,海底捞月,猴子偷桃这种招式来抵定胜局的,在这百花殿漫步欣赏回忆过往。</p>
敦煌君却是难得吟出一首特别喜欢的词来;</p>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p>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p>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p>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p>
还在自我陶醉的敦煌君忽然觉得身后有人,一回头就见得随遇与安慕希练完剑正来找自己,到了多久也不知道,那位红尘客依旧在那里细细做账。</p>
一时间有些尴尬,敦煌君尝试着问了一句:“子安,你们什么时候来的。”</p>
随遇:“师尊,刚到刚到。”</p>
安慕希:“师傅,有一会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