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说故事的辽东君见两小听得认真。</p>
又加了一句:“姬太却是把平康坊当做了酒铺,带着二弟喝了不少家,都是他在喝,凤皇只是陪坐。”</p>
“过了几日却是喝到二人都没钱了,却是传出堂堂执剑上卿在烟花柳巷,乐坊勾栏,请少年敦煌君抚琴一曲,提笔写了一篇草书充作酒钱。也不知是他喝多了还是故意为之落款便是桃花仙人。所以那篇草书便被称作桃花草书,亦有这鹿角私印。”</p>
边上的慕容子明却是笑道:“年轻的敦煌君还干过这等事,老夫子没罚他。”</p>
“不知者不怪,他们只当那是酒铺。”德昭老夫子却是在手中仔细看着画轴。</p>
雁门君慕容麟轻轻笑道:“叔父就是偏心二兄。”</p>
辽东君慕容泓继续说:“平康坊何等地方,文人墨客众多,没几日这执剑上卿酒醉半酣亲笔的桃花草书便传遍神都长安。诸多书法大家为一睹真迹都不得不去平康坊喝上一杯花酒,更有那诸多大家闺秀,京城小娘不知从哪里买到摹本,无论是单钩描线,还是双钩画形,不出半月便引得好远之外的洛阳城中的纸都跟着涨价了。”</p>
这时候雁门君慕容麟却是扬扬手中那一沓药方:“知道这真迹能卖多少钱嘛!这里面随便一张,便有不少文人墨客愿意花高价买走的。”</p>
“贺麟你还敢卖嘛,自己偷偷藏好罢!”</p>
打趣雁门君的是辽东君慕容泓。</p>
然后沉声说道:“那桃花草书的内容这你们刚看的正好对应。”</p>
然后以手指聚集灵气描出文字:</p>
翩翩舞燕巧飞空,罕会良时此恨同。</p>
前砌玉稍花剪雪,曲江春色草铺茸。</p>
烟拖绿柳垂微雨,地衬红花落细风。</p>
联绺绣鞍雕马骏,天晴乍暖日融融。</p>
德昭老夫子面带微笑拉开手中长卷,这些两小看的分明了。</p>
原来这首诗倒过来读便是老夫子手中那一首。</p>
德昭老夫子卷好卷轴,便抚摸胡须边说:“若是论才高,帝都不胜其多。此桃花草书便是胜在酒醉半酣率性而一气写就。诗也好,通体回文,别出心材。若是论灵动,平康坊中无出其右者,小小年纪便被众家称作一代方家,有宗师气象。这一副不知何时写就的,</p>
也算是半阙真迹了。”</p>
听得这等解说,两小算是懂了。</p>
此事出在平康坊,算的是风月之地的雅事,惹得多少少女心。</p>
难怪京中小娘子抄书惹得洛阳纸贵。</p>
德昭老夫子却是站起来,便渡步便把长卷卷好。</p>
走到门边说:“贺麟,且容我看几日再还你。”</p>
雁门君看着辽东君苦笑道:“果然,太显摆没好处。”</p>
辽东君含笑道:“放心,叔父又不会贪墨你的。”</p>
这话确实提醒了雁门君,只见得他盯着两小道:“这真迹先不要告诉我二哥,知道吗?”</p>
两小默契的点了点头。</p>
正在这时。</p>
却是钟声长响。</p>
本来已经走了的德昭老夫子匆匆来到大堂。</p>
却是对辽东君说了一句:“开中门,迎客。”</p>
“子明你去安排,清空大堂到中门一线,然后在中门等待来人。”</p>
“子安,你速去找回凤皇,给他说有要紧事。”</p>
看的德昭老夫子这等慎重,三人各自领命。</p>
未过多久,却是大堂里里陆续进来数人。</p>
敦煌君想必是不远,接到信回来之时大厅里还只德昭老夫子一人。</p>
未等多问,只是让等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