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君慢悠悠的叫了声;“随遇”</p>
随遇站起拱手施礼道;“师尊,有何吩咐。”</p>
“把你的号钟却是借给卿先生再弹一次吧!”敦煌君语气轻快不少,又补了一句:“卿先生既然送你了,自然不会要回去的”</p>
难得严肃的敦煌君居然说了个冷笑话,年纪大的没人笑,年纪小的不敢笑。</p>
不仅没有气氛活跃,反而全场本来还有窃窃私语,这会都安静的看着场中。</p>
按照随遇的心性是财不露白的,低调做人。</p>
但是这会儿被点名借琴,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下告罪一声,退出场去取琴。</p>
看他走的有些急切,老夫子悠悠的说了一句;“君子正衣冠,不可急行”</p>
这会场中小辈又开始窃窃私语;号钟居然是那位卿先生的,居然就这么送给了慕容家一个小辈。</p>
诸多原本不认识随遇</p>
的慕容家宿老,这会也有点坐不住,纷纷向身边人低语,问随遇是慕容家那一房的,谁人子侄等等。</p>
渐渐声音有些大,老夫子轻轻咳嗽一声,然后不惊不慌的用手拨动了一个刮奏后说道:“刚出去的这位少年是我慕容世家新收的弟子慕容随遇,字子安。</p>
年方十六,修为剑诀颇有长进,和子思他们正是一辈的,也是凤皇的关门弟子。”</p>
前面几句没什么,但是最后一句一出来不仅堂下弟子惊愕。</p>
就是一众宿老也是纷纷侧目,刚刚安静下来的情况便又有了低声询问,甚至有了品评之类的。</p>
慢慢声音还有些大了,还有些宿老甚至话语还有些大,说平白收了个弟子,大家都不清楚怎么就成了关门弟子,等等诸语。</p>
慢慢听得敦煌君有些皱眉,又恢复了那冷若冰霜的面孔,是以说了一句;“慕容氏秘剑,他已习得两剑,平辈弟子中也只有瑶儿勉强掌握”</p>
说罢也不再开口,但是那紧缩的眉头却是没有舒展。</p>
听的这句话,小辈们倒是安静下来。</p>
这时候却有一位宿老拱手向老夫子问道:“收徒无妨,只是这关门弟子一事,如何给皇室交代。那清河郡王之事怎么办。”</p>
“不需要交代,我收关门弟子还需要向皇室允许嘛!”敦煌君面色相当不善,只是碍于今日家宴不好多说。</p>
那宿老倒是相当又骨气,想必是战功显赫之辈。</p>
然后一拱手对着老夫子又说了一句:“还请老夫子缓和则个,让敦煌君再收清河郡王做关门弟子。”</p>
老夫子也没说话,既没说行,也没说不行。</p>
这时候辽东君看了一眼那位宿老,伸手示意他放下手安坐。</p>
“晋王,魏王,我收弟子需要问过皇室吗?”敦煌君冷冷再次开口了。</p>
两位小辈王爷顿时头大如斗,最后还是魏王先出声了:“师徒事,慕容家之事,不容我等插口”</p>
</p>
晋王也开口道:“此事确实是敦煌君自己做主,但还请能否给表弟一个机会?”</p>
前半句还好,后半句说道后,只见敦煌君全身气压大涨,似乎有万千剑气挥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