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春雷(1 / 2)

晋太十二年</p>

惊蛰</p>

南国的水带着丝丝凉意开始转暖,告知着人们仲春已到。</p>

伴随着阵阵春雷告别了懵懂的早春,随着时时春雨让这仲春的春意渐渐的浓了起来。</p>

在太湖边姑苏城自然也是能早早的感受到这春意的。</p>

姑苏是帝国东南的大城,说是繁花似锦是不为过的。</p>

秀坊中锦缎如云,酒楼里觥筹交错,就是那艺街风尘中打滚的女子,穿的也是真丝华服,戴的也是那玉砌金铸。</p>

纸醉金迷生活真是富比王侯了。</p>

近来的姑苏城修士特别多,都是赶来参加慕容氏的参合会的。</p>

是以人特别多,三五成群在姑苏城,不论是逛街买喜好之物。</p>

还是朋友相见,在酒楼小坐,以便算着日子去参会者甚多。</p>

各种谈论大多是关于参合会的。</p>

不是在酒肆有人谈论小道消息说游历四方的敦煌君今年会回家参会。</p>

还有不少仙子谈论者那位敦煌君的仙风仪态,道不明的是那一丝丝小女儿情肠,闺中密友间谈论的窃窃私语。</p>

也有各家年轻俊杰想在会上一露风采的。</p>

本地的仙门世家是赫赫有名的慕容世家,不仅是仙门百家中的五大族。</p>

更是得到仙门至尊李氏承认的名门典范,也就李氏皇族能在名义上略压一筹,慕容氏的声望是越发的隆重了。</p>

这声望隆重的支撑是慕容氏博学端方雅正的家风。</p>

隐隐有慕容氏称第二无人敢说自己是第一,而且还是众望所谓那种。</p>

更有道上人说就连皇族也多数人这般想的。</p>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夹杂着一个背着书箱的少年,约有十四五岁。</p>

书箱上背负着两把剑,看来也是一位少年散修。</p>

为何是散修。</p>

只是因为现在仙门百家各自有专用的衣袍上面绣着护身符咒还会在显眼处绣上家族徽记。</p>

这少年脸上稚气未脱,衣襟只能说干净,还略有几个补丁。</p>

为何是修士,那是因为背负的两把剑虽然被脏兮兮的布纹包裹着,但是一看漏出的剑柄就是修士飞剑。</p>

散修无家族,只能是寻着仙缘福分厚薄不同,自然起点也不同。</p>

运气好着能遇到个好师傅,自然走的也更容易一些。</p>

运气不好的自然也就过得艰辛不为人知了。</p>

这好不容易挤过姑苏城人多的街道,走到偏僻小巷看周围无人。</p>

然后一脸肃穆的说到:“先生,在嘛!”</p>

“在的,何事”只闻其</p>

音不见其人。</p>

在这青天白日下若是有旁人看到要么会觉得白日见鬼要么觉得这少年头脑有些毛病,自言自语。</p>

背着书箱的少年问道:“?慕容世家那么厉害嘛!”</p>

“你想去参加慕容氏的参合会?”还是只有一丝阴冷的声音,清晰入耳却又未能体会到情绪的波动。</p>

少年答到:“想去,但是没有门帖,而且马上快到先生说的地方了,理当先去。若是先生肯收我为徒,自然慕容氏的参合会不去也罢!”</p>

幽幽的那个声音道:“你不想见见那位心中念叨多年的大剑豪敦煌君了吗”</p>

少年腼腆的回答:“想的,先生你除了指点我练剑之外,你说这位大剑豪的传奇故事算是最多的。”</p>

远看有几个人来,少年加快离开的脚步。</p>

冷清幽幽的声音道:“那是为了哄幼小时的你睡觉”</p>

少年有点窘迫:“先生,我们先出城。”</p>

见先生今天似乎略有聊意,这衣着破烂的少年越发满心欢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