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朱佑孝终极还是没有迈过自觉羞耻的一关。他留下了张嫣,遣人将贵妃、成妃送回了各自宫中。
今儿个,他掐下时间。自己已经连续高强度工作了一个月了,再这样搞下去。大明没完,他先完!
于是,赶在上朝前,也就是凌晨5点的时候。他命高时明向朝臣们传话,以后常朝上五休沐两日。以为惯例。不过,朱佑孝并不瞌睡,也不想偷懒。
虽然没有常朝,他却没闲着。他在琢磨着一件大事,裁员!
根据他前世的史料研究,结合最近时日各司呈上来的数据。他不得不承认一个非常悲剧的现实,自己的钱都被别人造作完了。
崇祯朝的户部尚书,当然也是现在他手底下的户部部首就曾上疏《仓庾糜耗》,详细向崇祯讲述了每年收上来的钱都浪费在了哪。
根据这本奏疏的记载,眼下的锦衣卫就有三万四千多人。光这些人一年就要掏十七万九千四百石粮食,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虽说锦衣卫是天子耳目,征缉百官。是皇帝手中的重要依仗,但朱佑孝做事向来考虑成本和收益的。这些锦衣卫要是能把百官都盯死了,让大明满朝上下清正廉洁也就算了。实在不行,给朕追查贪官能把养他们的工资追出来也行。
但根据朱佑孝现在得到的情报,这三万多人鱼龙混杂不说。很多人不仅没有监督百官,还跟那些贪官同流合污,合起来欺瞒上级。
朱佑孝依稀记得,崇祯元年的时候。蒙古的林丹汗曾派第一勇士贵英恰入关请求开关的事,结果史书记载竟然病死在明朝。直到后来,朱佑孝看到《张司隶初集》才知道了真相。
原来,这是锦衣卫有人向贵英恰勒索不成,就把人给杀了。朱佑孝当然不是惋惜这个蒙古人的死,而是贵英恰死了之后,大明和蒙古的联系就没了。原本,崇祯可以利用开关互市绑定蒙古,让蒙古给自己打前站和后金对垒。
可惜,这么重要的战略就因为锦衣卫里面的蛀虫给搞黄了。因此,在朱佑孝看来这锦衣卫该好好收拾收拾了!
而锦衣卫暴露出来的问题只是其中之一,更别提烂透了的三大营和为太监们服务的内侍了。这帮人中尤其以分布皇城外的内侍最多,这些原本都是没必要的开支。
只是,该如何裁员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都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事要是弄不好,轻了这帮人就要叫嚷闹事,把这事搞黄。要是处理的过程中发生点暴力流血事件,那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想到这,朱佑孝的心思凝重起来。他依稀记得父母讨论当年的下岗潮时的愤慨、激动,这事必须要好好考虑才行。
“传,”朱佑孝话说到一半,这才想起曹化淳早就被魏忠贤赶到南京去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计划开展。朱佑孝先是命高时明遣一太监去南京传旨,让曹化淳进京。自己则回想着前世的下岗潮和大学同学口中的大企业裁员的做法,寻思起裁员的事来。
在朱佑孝看来,这事其实办好了也很简单。就是简单的法子往往都比较费钱,他不愿意给那些混吃等死的家伙买断工龄费。既然他最中意的曹化淳不能来替他主持内侍裁员一事,那就先从锦衣卫开刀吧。
正好,他让许显纯查办贪官罪证也有些日子了,也到了可以过问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