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高时明和黄立极都一脸的错愕,朱佑孝只得耐心的向二人解释后世的营销手段:“黎民苍生识字读书的毕竟是少数,一本正经的国事他们听不得也未必愿意听,然而文人才子的风月事,戏子和秀才的你情我侬,哪个人不爱听?
要想将国事、朝廷的意思传给黎民,是不是可以考虑下小说、话本呢?如此这般寓教于乐,不愁无人问津!看话本的人多了,这正经的国家大事看的人自然也变多了,如此一来报纸便能起到它该有的作用了。”
提了朱佑孝的话高石明和黄立基脸上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来,这么简单的法子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高石明很是好学,又忙指着空白的地方问道:“那这些是又用来做什么的呢”
朱佑孝得意的指着空白的地方说道:“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可朕却觉得京师这么大,好酒也怕巷子深。这空白之处自然是留给那些酒楼们宣传的了。
不然朕的报纸免费刊行,时间长了朕可养不起这报纸。”
朱佑孝这番话一说出来,众人怔住了。为什么一个身居宫内的皇帝会有如此精明的想法呢?这些简单的法子,为什么他们就是想不到呢?二人不禁对朱佑孝有些佩服起来。
“好啦,做一份好报纸可没这么简单,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尔快去忙吧。”朱佑孝不想耽搁时间,催促道。
高石明应允一番走了,黄立极这才向朱佑孝拱了拱手劝道:“皇上这报纸事关重大,可这经筵也万万停不得呀。”
对于枯燥乏味的经筵,朱佑孝实在提不起兴趣来。
但他前些日子才在群臣面前指天发誓,他身为堂堂帝王怎么能干出打自己脸的事呢?便强装一幅虚心受教的模样,与黄立极一同往经筵的文华殿赶去。
-------------------------------------
次日朝会,正当朱佑孝准备例行公事宣布无事退朝的时候,却见国子监祭酒张继秋站了出来。
躬身向朱佑孝行了一礼,一脸严肃的说道:“皇上,言论大事怎能交由内臣?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祸。老臣以为,报纸一事交由内臣来处置实为不当。”
朱佑孝没想到自己的报纸还没刊行,便有人跳出来反对。而且还是堂堂国子监祭酒,这让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祭酒以为这报纸该由谁管呀?”朱佑孝先礼后兵,压下心中不悦,问道。
张继秋想都没有想,便回答到:“邸报归哪个部来管,这报纸与邸报一般无二,自然也该归哪个部来管。”
这时候礼部尚书也站出来向朱佑孝拱手劝道:“皇上,老臣以为张继友说的极是,报纸事关言论大事,昔有周厉王堵塞言路,以致人亡政息。倘若交由内臣管理,未免不妥。老臣以为报纸应当归礼部管理。”
朱佑孝听了二人的话,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扫视了群臣一眼,只见人群都很支持礼部尚书和张继秋的提议,他心中有了计较。
“尔等所言有理,朕决定”朱佑孝从谏如流,话说到一半却停到了嘴边。
群臣眼巴巴的望着朱佑孝等待着他说出让大家满意的答案。
“报纸理应交由礼部管理”朱佑孝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说道。
人群没想到朱佑孝答应的如此痛快都有些错愕起来,随即便异口同声山呼起圣人来。一旁的高时明急坏了,但朱佑孝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
“等下有他们哭的时候”朱佑孝从身边的高时明小声耳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