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孝和英国公朝人群望去,只见跳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御史杨维垣。
“皇上,英国公之议甚是不妥啊!”杨维垣一脸的痛心疾首,看起来忧国忧民极了。
朱佑孝没有说话,他好整以暇的看着后者。他倒要瞧瞧,这个杨维垣能说出个什么花来。
“皇上,左都御史乃是御史台之首。主官无大错而轻易换之,太祖时亦未有之事。若是轻易换下主官,只怕人心不稳,有失公允啊!”杨维垣说完一脸深情的看着朱佑孝。
有些不耐烦的朱佑孝,看看英国公:“英国公,尔如何看?”
英国公向来与魏忠贤不对付,对于这些依附阉党的文官更是看不上。他冷哼一声质问道:“御史本为皇上纠风,尔等未尽人臣本分。今儿个百官贪墨之事让皇上瞧见了,到了尔口中竟成无过错了?”
训斥万杨维恒,英国公不给后者发言的机会,又面向朱佑孝慷慨陈词道:“皇上,御史之责首在监察百官以振风气,眼下的御史们为了私利弹劾攻讦者重,为国惩治贪墨者却寥寥无几。如此监察百官,实为国之不幸。臣以为,凡御史未能尽职稽查百官贪墨者,尽皆失职、人人可罢黜!”
英国公一番话说的杨维恒胆战心惊,站在大殿中喏喏不敢言。他朝群臣望望,却见众人个个垂头无人肯应援他。一时间,气氛好不尴尬!
看到这一幕,朱佑孝心中暗自发笑。正当他要当着百官的面下旨时,首辅黄立极忽然站了出来。
这可把朱佑孝郁闷的不行,怎么自己换个人就这么难?群臣只有跳出来反对的份,竟然没人支持?思来想去,还不是这帮人都投靠了魏忠贤,而眼下魏忠贤还算是大权在握,群臣才这般反应。
“皇上,督查院众御史未能纠正贪墨风气,实乃失职。”黄立极上来先替朱佑孝定了调,这让朱佑孝稍微平息了下怒气,黄立极见状连忙进谏道:“皇上,百官贪墨之风非一时而起,臣以为刹住此股风气亦非一日之攻,还请皇上明鉴!”
听完黄立极的话,朱佑孝笑了。他还以为这个黄立极是站在自己这边呢,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是拉偏架的。不过,这对明朝的首辅们来说,也算是基本操作了。
往往皇上都会看在首辅的面子上,多少让步一些。可朱佑孝偏不,魏忠贤这家伙竟然敢给自己穿小鞋?那自然不能给他好果子吃。
不论是一刀砍了、还是丢到皇陵守陵都太便宜这货了。
要知道,魏忠贤在任短短两年多时间,可是贪墨了九边晌银将近四百多万两。原本安静的九边将士,就因为这个死太监,军饷迟迟发不下来了。加上军官的盘剥,许多卫所的兵士不是当了逃兵落草为寇,就是卖妻卖子以求活路。
为大明守边关的将士沦落到如此地步,朱佑孝心寒啊!
他不禁心寒,还心里阵阵心惊害怕啊!要是没有残破不堪的卫所勉强供应粮食稳定大局,这九边的将士们可是要倒戈相向,找他这个皇帝要个理的!
故而,对于魏忠贤。不仅要让他活的胆战心惊,还要把那四百万两赃款追回来,把九边的窟窿给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