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早,百官来朝。</p>
今日是大朝会,但凡有职事百官都在太极门外候着。</p>
宫门开了,竟然是姚力士亲自出来,拿出了拟定好的诏令!</p>
"诏曰:朕妻长孙氏,为朕操持,……愿上天垂爱,可大赦天下。</p>
自贞观三年十一月十一日昧爽以前,除谋反大逆,谋杀……不赦外,其余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罪无轻重,咸赦除之。出征军官军人,多有劳苦,其家小仰中书省大都督府厚加存恤……"</p>
此份大赦诏令,规定得极为详细周密,尽力做到使天下人都能惠及到。</p>
如此大赦规格,又正处长孙皇后久病之时,大臣们哪里还有不明白的?</p>
房玄龄等人,此时已经明了长孙皇后只怕日薄虞渊、天年不永,便个个垂头。</p>
</p>
长孙皇后一向大气自谦、贤良淑德,从不干涉朝政,百官们历来交口称赞,现在他们虽然不知道、长孙皇后的病情、到了什么程度,却是明白,只怕就在这两三日、便要传出长孙皇后的噩耗。</p>
那长孙无忌听到大赦二字,也一下子明了,自己妹妹,只怕活不长了,一时之间,悲从心起,泪水涟涟!</p>
等这大赦令念完,长孙无忌跌跌撞撞的上前,朝姚公公道:"我要入宫觐见。"</p>
姚公公看了长孙无忌一眼,他知道,陛下虽没有交代长孙无忌可否入宫探望,可是长孙皇后乃是长孙无忌的嫡亲妹妹,即便是皇后娘娘,只怕这个时候、也想见一见自己的兄长。</p>
于是点头:"请长孙相公随奴来。"</p>
又过了一小会儿,太子李承乾便也闻知急急行来,没人敢阻拦他,李承乾疾步入宫,追上了长孙无忌。</p>
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还哽咽安慰他道:"请殿下节哀。"</p>
李承乾心理素质不好,只觉得脑子晕乎乎的,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嘴里道:"不是说只是旧疾吗?不是旧疾吗?"</p>
长孙无忌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露出哀色、闷头行路!</p>
待二人到了水晶宫外头,……</p>
此时,天才微亮,晨雾方升,到处都似是还不能看得真切,姚公公先是入内禀奏,二人则是脸色惨白的站在外头等着。</p>
"我,我昨日做了一梦,便晓得有不好大事了。"</p>
长孙无忌便交待道:"太子殿下,见到你母后,切不可太过悲伤,尽力安慰她,免得让她伤心太过,加重病情。"</p>
"嗯。"李承乾,魂不守舍,一脸茫然。</p>
就在昨天临睡前,长孙无忌还在清点长孙家的家产,想着怎么谋划去偷学晋王府的冶炼之术,想着家里这么多钱,现在物价上涨的利害,该怎么办才好!</p>
可转眼之间,他发现自己已经完全顾不上这些事了,此时也是大脑”当机”。</p>
姚公公匆匆进去!</p>
便见寝殿里,一宿未睡的长乐此时到了榻前,正伸出手,摸了摸长孙皇后额头!</p>
所有人看着长乐,却见长乐脸色突的变得,奇怪。</p>
"如何了?"</p>
长乐凝噎,不语。</p>
李世民也是一宿未眠,身子消瘦,他匆匆上前,焦急地道:"到底如何了?"</p>
"父,父皇,母后,母后她的身子凉了……"</p>
一听到凉了,李世民如中雷击。</p>
脑海里似走马灯,划过了长孙皇后与自己的无数片段记忆,内心的苦楚竟是无处宣泄,身子竟打了个晃!</p>
连他自己都没发现、他的声音带着颤抖:"你,你说甚么?"</p>
长乐奇怪道:"她的高烧退了。"</p>
李世民:"……"</p>
李世民觉得长乐站在自己面前很是碍事,一把将长乐拉开!</p>
李世民急不可待伸出手,一摸额头。</p>
这额上,竟多了几分凉意,果真是,凉了!</p>
高烧竟是,退了!</p>
李世民身子一震,登时下意识地想要去按长孙皇后的鼻息,又觉得不妥,便抓着她的手,按脉搏。</p>
这,脉搏居然很稳,没有异常。</p>
长孙皇后躺在榻上,仿佛经过了许多日的折腾,依旧还是显得疲惫和虚弱,可是,这高烧却是奇怪的退了过去!</p>
要知道,就在半个时辰之前,她的额上还是滚烫的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