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那也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的,当初的秦王府旧将,此时均还,牢牢掌控,军权。</p>
程咬金等人,知晓了陛下心意,于是,个个面色凛然,杀机涌现。</p>
自打做了皇帝,李世民脾气越来越和善,可似乎有人忘了,站在他们眼前的,是不可忤逆,天子真龙。</p>
李世民一点不留情面:"既知万死,这便丢下鱼符,回你太原老家。"</p>
"臣,臣,臣遵旨。"</p>
王玄燕,面如死灰,他明白,自己再多理由,也无法辩解。</p>
陛下既已说出王氏何物,辣么,继续挣扎,不过是,自取其辱,徒累家族。</p>
他,头脑空白,万念俱焚,于是叩首,摘下粱冠,跌跌撞撞,告退而去。</p>
殿中气氛出奇紧张。</p>
李世民低头看课本一眼,平静道:"此课文,颇有几分意思,尤其是书中诗文,都是传世之作,诸卿以为如何?"</p>
见群臣没反应,尴尬,索然无味。</p>
"今日就议在此吧,诸卿退下,小九儿,你留下。"</p>
李治还是第一次见到父皇杀气腾腾;</p>
甚至李治不怀疑,只要那王玄燕再敢顶嘴,眼前这慈爱父皇,绝对会毫不犹豫就将这王玄燕斩于,殿前。</p>
众臣心情复杂,看李治一眼,纷纷告退。</p>
宦官们大气不敢出,无声收拾混乱现场。</p>
李世民神情渐渐平复,缓缓跪坐,轻描淡写看李治一眼:"此书,可有深意?"</p>
李治肃然言说。</p>
"父皇,这书是教授幼童和流民们识文断字用的。</p>
这个御史,只是有眼不识金镶玉,若是儿臣的老师孔老夫子看了,自是明白儿臣用意,必当宝贝。"</p>
李世民一脸疑惑、疑云重重:"识文断字?庶人也可读书吗?"</p>
"如何不能?"</p>
李世民怒气未散、嗤之以鼻:"莫非还可做官?"</p>
"这,其中优秀者可以。"</p>
李治顿了顿道:"儿臣让他们学习识文断字,并非是让他们做官。"</p>
李世民追问,"不能做官,能有甚么用处?"</p>
李治叹口气:"敢问父皇,难道这世上,只有做官,才需要学问吗?</p>
这天底下,处处都是学问啊,在盐田湖、李庄、工业园区,有上万青壮劳力;</p>
若是个个大字不识,就算给他们土地,又能种植出多少粮食?</p>
儿臣以为,天下处处都是学问,耕种是学问,炼铁也是学问,制作香水也是学问;</p>
可现在,有学问的人,统统都在世家大族那里;</p>
他们要么是显贵寄情山水,要么出仕为官,父皇你说这样的人有什么用?</p>
可是,其他学问又如何传承下去呢?</p>
一个高明的匠人,碰巧打出了更好的铁,可他学到的只是经验;</p>
因为他没读过书、没有知识,他就无法去细究这背后原理,也无法把他的经验记载於书本之上。</p>
如此,前人学会了炼铁,可后人呢,依旧还是用着老祖宗们办法去炼铁;</p>
虽有改进,却依旧难有太大的进步。"</p>
李治顿了顿,继续言说。</p>
"儿臣炼白盐,造纸,造枪、造炮,学习的便是细究其根本之道;</p>
这个学问,比之做官对天下益处更大吧。</p>
就像儿臣当初给父皇演示过的硝石,为什么就不能让庶人草根去学习、去深究其背后的至理呢?</p>
所以儿臣以为,这万余劳力,不能平白荒废;</p>
得让他们学习识文断字,学习基础算学,能够记录他的丰富经验,让后人学习;</p>
他们包括他们后人之中,总会出现佼佼者,去研究更高深的知识理论,甚至能不断改~进~枪~炮。"</p>
</p>
李世民,若有所思。</p>
不为做官的学问。</p>
他凝视着李治:"庶人也能识文断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