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就知道疼爱亲人,但是李元景呢,他就是个人渣!</p>
李泰也十分惋惜,这个惩处不可谓不重,亲王的爵位可不是那么好获得的;</p>
此次李治被夺爵,想要再获得亲王爵位可就难了。</p>
这对李治的打击一定很大,也不知道李治能不能东山再起。</p>
唯有李元景心中还是觉得不满,只是夺爵怎么够?</p>
还要罢官,还要下狱!</p>
"父皇,儿臣请求离开长安,此生再也无颜再回长安了,再也见不到父皇了……"李元景哭道。</p>
李泰瞪大了眼睛,李元景居然还不愿放过李治!</p>
长乐也心中一急,刚刚要开口说话,蓦然听到父皇已经截断了李元景的话。</p>
李世民道:"离开长安也好,这次你强抢国公府之女,必定引得朝中愤慨,各国公府肯定上书弹劾。</p>
朕顾念兄弟之情还不知道有多头疼呢,这也是大罪!"</p>
李元景一听缩了缩脖子,他只是说说,并不是真想离开繁华的长安。</p>
李渊道:"将荆王禁足!"</p>
什么?</p>
他被打了还要被禁足?</p>
李元景气得跳脚,但是他很快又蔫了,因为太上皇在狠狠瞪他。</p>
李元景也不是真的傻,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李治被夺爵,结果也还算可以。</p>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离开了,长乐和李泰紧随其后。</p>
长乐绷着一张小脸,心里十分心疼。</p>
李泰则在思索,李治被夺爵了,自己这一趟来的到底划不划算?</p>
……</p>
夜凉如水,李世民站在两仪殿前重重的叹了口气。</p>
长孙皇后温声安慰。</p>
"陛下不必难过,陛下的难处臣妾懂,臣子们也懂,后人也会正视那段历史的;</p>
而且陛下的功绩也会向后人证明,陛下无愧大唐之主!"</p>
李世民伸手握住了长孙皇后的手,感慨万分:"还好这一生有你陪在朕的身边。"</p>
长孙皇后犹豫问:"陛下真要将李治罢爵吗?他可是我们最疼爱的孩子呀,还那么小,就要承受这样的打击!"</p>
李世民叹道:"父皇那句话就像刀子一般扎心,朕又能如何?</p>
况且李治也太无法无天了,居然把枪都掏出来了。</p>
他这个奶爸也是,比朕还宠溺他,居然给了他一把新枪,朕都没有见过的枪。</p>
是得好好捶打一番了,他还小,以后还有立功的机会!"</p>
长孙皇后叹道:"近年来,父皇越来越……"</p>
李世民焦躁,太上皇年趋高龄、失去了对美人的兴趣,反倒在琐碎小事上更加指手画脚、乱加干涉了。</p>
他明白,太上皇并无夺权之念,只是宫中憋闷没事做,但是仍然让他,芒刺在背。</p>
李世民很烦躁,就今天这事,由于太上皇插手让他一点没法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置。</p>
这一夜,整个长安暗潮汹涌。</p>
长安城,官民百姓都在猜测事态进展,而当事人李治这一晚却睡的很香。</p>
御案上摆满了新送来的奏章。</p>
几乎都是关于昨天李治当街殴打荆王之事。</p>
李治还上了奏章,李世民看了差点鼻子气歪了,把荆王打了居然还上书再弹劾人家!</p>
卢国公程知节,英国公李绩,鄂国公尉迟恭、英国公萧禹,房玄龄、魏怼怼、长孙无忌……</p>
几乎朝中一大半的重臣都在弹劾荆王强抢国公之女,为李治说情。</p>
李世民摇头,"瞧瞧,这小子自从有了神仙师父后才几天,居然就有这么多重臣为他说情。"</p>
长孙皇后没看,感慨:"稚奴虽然胡闹,却是真性情,也正如此才入得重臣们的眼。"</p>
倒也有一些御史弹劾李治以下犯上,李世民也懒得看,随手抛在了一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