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其实做梦也没有想到袁术还会继续派给他增援部队,据他了解袁术手下的兵力最多也就剩下四到五万人,可他还是命令袁桥蕤率军两万增援荆州城。
虽然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对于前线的士兵们来说这是一个希望,可以让他们抱有一丝幻想好拼杀掉更多的敌军。
"禀将军,剧探马汇报,桥蕤已率军出城,现以兵至渭河。”
雷簿赶忙翻看了一下文案说道。
“现在阵地上只有雷簿和杨奉所部还能有一些士兵继续战斗,其余各部的士兵几乎都已经阵亡了,存活下来的也都是一些伤兵,战斗力连二流都达不到。
命令乐就所部就地整编,同时划分阵地,争取增援部队一上来就能进入阵地。"
袁耀一项一项仔细地吩咐道。
其实这些道理,作为身经百战的副官们都一清二楚,即使不用袁耀吩咐,他们也会办好。
不过袁耀这么说也是结合以往的战斗,教给他们行军打仗的“艺术”,向他们传输自己所期待的团队意识。
而将军们也没有辜负袁耀的期望,他们一边听着袁耀的部署,一边低头思索,显然他们揣摩袁耀的意图。
“各位,现在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准备随时迎敌,如果要是在谁那班岗上出了问题,我就拿谁是问!
此外,在从我们军营中出现逃兵的情况,你们听着,士兵逃跑斩伍长,伍长逃跑斩什长,什长逃跑斩校尉,校尉逃跑斩将军,将军逃跑斩将军,将军逃跑我袁耀自斩头颅向主公谢罪。”
将夜间的部署安排完毕,袁耀就赶忙回到了自己位于前线的临时指挥部,他的工作非常繁杂,要针对战局变化调整部队的防御方向,还要督导各个部队的协同作战问题。
回到指挥部内的袁耀就看着荆州城内的防御图,皱着眉头思索着即将展开的战斗!
现在荆州城内文臣主要有潘濬,马季,而武将方面则主要有赵累、雷簿、杨奉,袁焕
马季虽不及袁玄,但也是“为人聪慧,可以洞察宇宙之妙的匡救之才。
赵累也是可用之才,虽说谈不上很强,但守城还是有余的。
不过率军出城和敌人在野外作战的也就只有雷簿、杨奉二人,反观联合军,当今一流统兵上将就有三十多位,曹仁、曹洪、夏侯渊、乐进、于禁、李典、许褚、徐晃、甘宁、太史慈、程普、韩当、周泰都堪称当世名将。
所以,袁军只能固守无法出击,即便有合适的战机最终也是因为没有能够统兵的将领而错失良机。
现在袁玄不在,袁耀只能凭借自己守住最后一方净土。
“报……将军,主公急信!”
突然,一名士兵在大声的喊道。
“念!
"命令,在桥蕤将军到达荆州城之后,袁耀依旧行使总指挥的权利。”
袁耀拿着委任状松了一口气,刚才还在心里担忧有关指挥的问题,现在好了,正符合他的心意。
只要有这个委任状在手,桥蕤即便有天大的本事,只有在这个荆州内,在袁耀面前,他无论何时都必须听从袁耀的指挥,没有他的命令一兵一卒都不会随意调动的。
这也到挺出乎袁耀预料的,无论是官阶还是指挥作战的经验,袁耀是不敌桥蕤的,虽然自己是袁术的儿子,可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这些并不是评判的依据,唯有可能得就是自己能够抵抗联合军半个月的猛烈攻击。
“将军,周瑜有派人攻城了!”
突然门口闯进来一个气喘吁吁的士兵。
袁耀浑身一震,狠狠的抖了一下手中的委任状。
“敌人真是不给我们喘气的机会啊,命令各部队立刻进入战斗状态,近卫营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