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李执带着姚沁回到了学校。
姚沁的病情基本上已经稳定了。
新学期的课程也比较紧张,二人到校之后,立刻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这节课,教授讲的是股票。
同学们都竖起耳朵仔细的听,唯恐落下了一个字。
只有李执索然无味。
对于李执来说,这些课程就有些简单了,毕竟上一世他可是学了好多年,步入社会后也实践很长时间。
课程了解一下就行,大部分时间李执在做新的规划。
通过这一次买房李执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其实他还是很穷的。
三百万现金都拿不出来?
还算什么财务自由?
虽然他已经实现了一个亿的小目标,但基本上都是些资产和股权。
这玩意虽然值一个亿,但毕竟不是随时可以支配的资金。
穷啊!
李执叹了口气。
接下来该进行第二个小目标了。
那就是把天悦投资的业务开展起来。
李执深知这个时代最赚钱的是金融。
不过现在华夏尚未形成大规模的资产公司,大部分企业融资的渠道就是银行。
如果说网吧和广场的创建让李执实现了原始资金的积累,这个天悦投资就可以让他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天悦投资现在只有一千万左右的流动资金。
这点资金对投资行业来说,根本就是毛毛雨。
月月姐所在的投资行倒是实力雄厚,不过都是外资,李执对外资有着天生的反感。
所以月月姐提出合作的时候,李执第一时间就拒绝了。
不过也没有办法。
市场经济嘛!
就是这个样子,优胜劣淘。
李执没有跟外资抢市场的打算。
当然了,他也没这个实力。
现阶段,他只想在资本市场分一杯羹。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炒股。
股票交易兴起于九十年代初。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不懂什么叫股票,只知道这玩意比银行利息多,于是乎蜂拥杀奔股票市场。
大量的资金杀入股市,这帮人直接拉涨了大盘,成就了第一代牛市传奇。
买到就是赚到是当时的口号。
第一波牛市从1990年12月19日到1992年5月26日(96.05~1429)。
一年半的时间,股指上涨超过13倍。
是华夏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波牛市,没有之一。
那一年,投资股市的都成了大富豪。
可惜李执生的晚,没有赶上那波大牛市。
九零年啊!
他还是个半大孩子。
不过眼下就是一个机会。
李执清楚的记得九九年的五一九是华夏股票交易史上的第七次大牛市。
作为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李执对这一波牛市做过详细的分析。
这一波股市极为精彩,大盘几乎都涨了三倍以上,个别股票如意安科技甚至翻了十倍。
账户的事情简单,派人去魔都搞一个便是。
只是现在网络尚未普及,炒股也只能用电话委托交易。
不过也不要紧!
这次大牛市持续了一年多,李执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长线操作。
确定了目标,接下来便是资金问题。
天悦投资账户里是有一千多万的资金,但李执也不能全部动用,还需要留出一部分作经营资金。
再说一千万全投进亿安科技,一年的时间也就能赚个一亿左右。
这么一个大牛市只赚一个小目标,李执觉得太可惜了。
九十年代末还没有金融杠杆,也没有配资公司,所以你投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赚了是自己的,输了也不会倾家荡产。
李执盘算了一下,正江集团加上天悦实业总资产加起来也有一个亿多点左右。
以这个做抵押的话,可以从银行贷款一个亿。
另外也可以再融点资。
小姨是个富婆,手中应该有个几千万。
林大小姐也是有钱人,虽然她现在还在上学,但几千万应该拿得出来。
另外曼蛇腰艾老板等人也有些小钱。
月月姐那边也能想想办法。
思来想去,李执觉得能弄到两亿左右的现金就可以进牛市一搏了。
就算是不能达到十倍的利益,但弄个七八倍还是稳妥的。
两个亿进去,出来就是十五六亿。
除去成本和利息,至少能净赚十几亿。
这样完成财务自由了。
正当李执想入非非的时候,后面的王思有忽然踢了李执一脚。
李执愣了一下,看到台上的教授正看着自己。
啥玩意?
李执站了起来。
按照经验,应该是教授提问了。
可刚才他一直在开小差,压根不知道老师问了什么。
“李执同学,教授问你呢,股票交易的本质是什么?”
一旁的王思有挤眉弄眼。
哦!
本质啊!
李执想也不想,道:“是人们对企业未来盈利的期待。只有人们对企业的未来有信心,他们才会买入公司的股票。”
这是书上的定义。
教授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李执同学,看来你理解的很透彻啊!”
教授推了推眼镜。
李执哑然。
上一世他毕业以后干的就是这行,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他了解的深刻。
当然很多了解都是书本以外的东西。
还对未来的期待?
有几个人买股票是为了年终那点分红去的?
好像错了。
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会分红的。
有些亏损的企业就没有。
不过李执并不打算跟教授辩论什么。
刚才的话也是一时冲动脱口而出的。
哗啦啦!
无数的学生鼓起掌来。
李执撇了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