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继续南逃,这小皇帝发起狠来,自己那可就真的有可能小命不保了啊!
这种事,他还是能拎的清的!
毕竟他手底下的将领,都还是有几把刷子的!比如王德、郦琼。
还比如部将王师成在1136年正月,直接打败伪齐军,给刘光世又换来了一个节度使名号。让刘光世成为继韩世忠之后,第二个领三镇节度使的人!
刘大衙内召集自己左膀右臂,嘱咐道:“汝辈且向前,救取吾首级!”
至此,张、刘二人的部队又都相继开赴淮西战场,与杨沂中、韩世忠部互为支援。
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啊?此时的张、刘二人就是。他们的部下,对,就是部下,都爆发出了超强的战斗力!
以刘光世军为例,他们从长江边接到命令后,便火速往回赶到原驻地庐州,也就是现在的合肥市,居然还在霍邱县附近与伪齐军接战。
那地方在安徽省的西部,合肥的西北方向,比合肥还靠北一点。这足以说明刘光世为了活命,他手底下的将军们着实卖力了啊!
此次,王德和郦琼部不仅跟伪齐打了,还打赢了!
在这次战役里,真正的焦点是在合肥和霍邱县更北方的定远县(今安徽定远东南)。
因为那里是刘豫的侄子刘倪所率领的伪齐东路军主力部队所在,也有一场入选“中兴十三处战功”的“藕塘之战”即将在此发生!
而主角就是我们的杨沂中,小杨同志!
话说小杨同志无比神勇,率部奋勇杀敌,一路上撒了欢似的冲杀!迅速而又猛烈,这也让杨沂中所部成为了诸路人马中最靠北的!
他先是率领2000人马在赵家坊袭击打败了进犯定远县的伪齐部队。
小杨又率领着自己手底下的神龙卫四厢四处出击,冲来冲去居然就碰到了刘倪的十万大军主力军阵!
你说巧不巧?
地点就在藕塘(定远县东南60里),时间是1136年的十月。
按照刘豫的计划,刘倪主力原本预定的军事目标其实是淮南东路和韩世忠,结果被老韩无情的痛扁了一顿后,毅然决然的西撤,准备去找刘麟汇合。
按理说小杨是赵构的心腹禁军首领,怎么就跑前线来了呢?还正好给把刘倪给堵上的呢?
这事儿还得从张浚说起。为了实现剿灭伪齐刘豫的伟大军事目标,张浚在西路是寄希望于岳飞。而在淮南东路这边,则是把宝都压在了韩世忠身上。
至于另外俩货,可以暂时忽略不计!连赵构命令都敢阴奉阳违的家伙,张浚自己也还没自大到可以令这两位爷如指臂使,之后二人的逃跑行在也正验证了这一点!
而问题就偏偏出在张花腿身上!
韩世忠按照张浚的作战计划,兵出淮东,谋取淮阳城。除了留守一部分兵力继续驻守防区之外,能够派出的兵力就十分有限。
老韩也知道自己面子还没有大到能指挥的动自己那位“亲家公”的份上,所以就通过张浚请求张俊部的赵密率军协助!
哼哼!可是我们的张浚张花腿!直接连张浚这位国防部长的面子都不卖!
要兵?姥姥!该不会是想趁机吞并了我的人马吧?门都没有!
抱歉我防区内的“作战”任务也很繁重!我这要人没有,要命也不给!爱咋咋地!
于是,张浚抑郁了……
正待张浚自己生闷气,气的肚子疼的时候。我们的宰相大人赵鼎站出来了。
“韩世忠左右不过只是想要个赵密而已,我看小杨同志就很好嘛!无论是勇武还是领兵打仗都不比赵密差,让小杨去协助老韩不也挺好的嘛!”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张浚立马向赵构请奏讨要杨沂中。
此时的张浚还是赵构面前大大的红人,岂有不应之理?
于是,杨沂中把宿卫亲军的担子交给了刘錡,领着神龙四卫四厢八队的万余人马便奔赴淮东支援韩世忠去了。
这才有了此次杨沂中汇合张、刘,和刘倪碰面的事儿!
刘倪本来没拿着小杨当回事,按照他的想法是继续朝西移动和自己堂兄弟刘麟率领的中路军汇合然后20万大军只要聚到一起,那简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前提是只要不遇到“岳家军”那群变态!
既然碰上了,劝你杨小子倒霉!那咱双方就做过一场吧。毕竟我有十万大军,你小杨个无名小卒才万余人,简直不值一提!到手的功劳哪能不要?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只是可怜的刘倪只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