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齐鲁率领大军一路除了函谷关,过大荔沿洛河朔河北上,直驱延安府。
现如今抵御西夏的主力干将便是刘錡!
他因对西夏屡立战功,由任陇右都护、知甘肃岷县,升任渭州(甘肃平凉)知州及陕西泾源路经略使!
不过论名头,他的还是不如宋齐鲁的晋陕经略制置使大!所以名义上还得受宋齐鲁节制。
不说其他,单就抗金攻夏这两件事上,刘錡还是和宋齐鲁有一致共识的。
两个人一个泾源路一个凤翔路,在做“邻居”的时候,就交情莫逆。
这会儿的抗金名将曲端也在刘錡手底下任经略司的一名统制官。
而吴玠、吴璘哥俩儿,则还是曲端手底下的两个大头兵。
虽然有张宗本在自己大营,但是这小屁孩毕竟还年轻,还没有后世跟着岳飞混的时候那么牛叉。
而最关键的是宋齐鲁从宗泽那里拐来的这五万大军,大多都是只参加过一次孟津之战的新兵蛋子,装备训练什么的与他自己的“私军”保安军相比,那就是后娘养的孩子。
保安军大部都在太原盯着完颜宗翰,也不能轻易调动。那么凭着这些人他还真没信心把人家西夏的铁鹞子打的落花流水什么的。
宋齐鲁知道二吴兄弟,尤其是老大吴玠那是能让金兀术在他手底下连续吃瘪的主儿,本事可是杠杠滴!只不过现在刚初出茅庐,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还没有被重视。
为了在他兄弟二人不在曲端手底下吃挂落,救他兄弟二人于“水深火热”之中,宋齐鲁一封书信从刘錡那里将他俩讨要了过来。
刘錡也痛快,虽然不知道宋齐鲁为什么对自己手底下这俩大头兵这么门清儿,但是也配合的把他们的组织关系划到宋齐鲁这边来了。
有了二吴兄弟的加盟,宋齐鲁这心里才算是多少托底了一些。
当然,此时的延安府还有个狠人被宋齐鲁一直记挂着,那就是自北宋靖康元年就随父亲李永奇一起率军守卫延安,征战西夏,后于延安被金兵所俘,却一心归宋的悲情小哥~李显忠!
这小哥有多倒霉催的呢?
看看他的人生履历就知道了。
1126年被金兵侵宋之时,年仅十七岁的李显忠就随父亲一起出入战阵,一直活跃在抵御西夏和抗金的前沿。
1130年秋,延安陷落,金人为实现“以汉治汉”和收买占领区的民心,则是继续任其用父子二人。
1131年正月,金太宗将宗辅调回了燕京,直接任命金兀术为陕西的金军统帅。而李显忠也开始进入金兀术的视线。
直至1137年前后,伪齐刘豫想要征调中原士兵大举攻宋,命李显忠率延安军马赴东京开封,并被授予南路钤辖。
但是李显忠始终谨记父亲的嘱托,让他有生之年一定要逃回大宋为国效忠。而这也成了他一生的执念所在。
所以他在东京之时又密派心腹雷灿赴临安,告知赵构其南归之心,但因时机不允,一直未能成行。
1137年底,伪齐被废之后,金兀术知道李显忠不凡,则是直接任命他为承宣使,治管同州(陕西大荔)。赴同州之时,李显忠又派心腹黄士成经四川辗转至临安,上报自己志在南归之事。
后来在1140年正月,更是直接抓了来同州视察的金将撒离喝为人质,打算逃回南宋,但是被金人追上,其父亲及李家200余口人全部为金军所杀。
无奈之下,李显忠只得带领手下仅有的26人奔赴西夏。就这样还顺道抓了西夏的心腹大患~金将青面夜叉当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