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队伍站定之后,随着小黄门的一声“上朝”,赵构闪亮登场,群臣一片躬身山呼万岁。
待赵构坐定龙椅之后,一声平身之后,众人才起身。
“有事出班,无事退朝!”
随着黄门太监的尖嗓音传来,标志着今日早朝正式开始了。
紧接着一众“喽啰”的出班奏事,大多都是些鸡毛蒜皮的汇报工作。只能算是打头阵的开场白。
对这些毫不感兴趣的宋齐鲁开始在人群里目光乱瞄,想着跟一众群僚混个“脸熟”。
这踅摸了两圈还真让他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
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抗金主战派代表人物张浚。
对于此人怎么评价呢?用朱熹的原话就是:这人虽大义分明,但是奈何才干极短。
赵构的评价则是:就张浚那小子打仗的招数,别说朕知道了,全天下的人都门清,富平之战失败就是个例子。
先说这哥们儿是政和八年(1118)的进士,据说还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后人。
但是两次东京保卫战都没有露面,这建炎朝廷刚一建立,他就嘚嘚的跑来了,直接被赵构重用,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
因为之前有过弹劾李纲、姚平仲的“资历”,所以又被升任为殿中侍御史。
一直到1130年受命领略川陕,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之前的这三年间,除了1129年“苗刘兵变”期间组织大家伙去救赵构,此外也没办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至于这段时间,唯一干的“深得”赵构心意的事,就是把同为抗金积极分子的李纲弹劾了下去,踩着李纲完成了自己的进身之阶!
到了川陕之后,他又污蔑陷害了西北战区的头号抗金名将曲瑞。
要说这曲瑞也是个刺头,早些年间在抗击西夏和金兵之中都是屡立战功,在军中和民间声望都很高。
不过呢,曲瑞能力是强,而且也积极抗金,但是就是不太会做人。据宋史记载这人多少的有些“骄傲自大”,所以政治智慧多少有点欠缺。
先是不服朝廷派来指挥西北战局的文官王庶,后来朝廷让张浚来替换王庶。
出了名的“志大才疏”的张浚,一上台就像玩票大的-组织富平之战打击金军。毫无例外的遭到曲瑞的反对。张浚也是记恨在心。
等到富平战败之后,在王庶、吴玠和心腹刘子羽的撺掇之下,最终还是下手污蔑曲瑞写对朝廷不满的反诗,把曲瑞下狱,致使其在狱中被害!
虽然弄死了曲瑞,但是张浚又为南宋简拔了吴玠、吴璘兄弟二人,让高宗一朝使得金兵始终无法踏进蜀中半步。
此外等张浚坐上掌管军事“外相”之后,他一直主张抗金,并且大力支持岳飞的北伐事业。
但是他自己的“老本行”他也没放下,先后弹劾过韩世忠和刘光世。最终刘光世被他搞下台之后,引发了“淮西兵变”间接导致郦琼叛变,他本人也因此被免相下台。
虽然功过不能相抵,但是在张浚身上的这些糊涂账还真是不好算。是非功过,也只能任由后人评价了。
宋齐鲁对张浚的评价就是:这哥们儿的“厚黑”之道,玩的溜啊!
宋齐鲁“碰到”的另外一个老熟人就是他老丈人-林雪原。
林雪原因为工作业绩突出,能力强、资历够,又有宋齐鲁的“背景”,所以这次被赵构提拔为明州(宁波)知府兼市舶司提举!
林雪原昨天傍晚才刚刚赶到,住宿在礼部的招待所。这次主要是来面圣述职的,同时借着休沐的机会参加自己女儿的婚礼,结束以后就得奔赴明州,做他的一方封疆大吏去了。
宋齐鲁看来的时候,正好对上林雪原“凶狠”的目光。
宋齐鲁也只能搔了搔头,尴尬的笑了笑就转过头上,老老实实的听一众大臣们的“扯皮”。
毕竟婚前就把自己“革命战友”的女儿肚子搞大了,还一跑了之,就是任宋齐鲁脸皮再厚,面对林雪原也是有些抹不开颜面的。
这时候,也正好轮到李纲出场了。
“启禀陛下,臣李纲有本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