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众里寻他千百度(1 / 2)

杨戬看着一直都以为神仙无所不能的子娴宛若看一个智障一样,世上怎会存在无所不能的人或者神呢……

即便是有,那他(或者她、祂)肯定早就无聊的自我毁灭了,因为祂的人生或者说神生全无半点的意义。

就像前世杨戬经常看到的什么一刀九九九的网页游戏,真的有人会玩吗?(如果那游戏真的和宣传的一模一样)

或许会有那么一两个好奇的点进去玩,但是在经过最初一小段时间的“爽”之后,紧随其后的就会是无穷的枯燥与乏味。

众所周知,人们练气修道,其目的大多都是为了长生,这没什么,怕死不丢人。

在这个世界,修士修炼到金仙境界,就已经可以完全摆脱寿元的束缚了,也就是所谓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无论是玄门修道亦或是旁门求法,到了这一境界,都能够说得上是达到“长生”的目的了。

但是,修士在达到长生之后,为何还要继续修道呢?

杨戬认为,除了千百年来养成的修道习惯以及变强之类的表面原因之外,应该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给自己往后无尽的人生找到一个活下去的动力与意义。

因为“道”这个东西是没有尽头的,即便是杨戬的师祖元始天尊,乃至他太师祖鸿钧道人,也不敢说自己已经看到了“道”的尽头。

每一个修士对于“道”的理解就像是一个“圆”,境界低的是小“圆”,境界高的是大“圆”。

“圆”内的面积象征着修士自身已经掌握的“道”,“圆”外的面积则象征着他们尚未掌握的“道”。

因此,修士们的境界越高,便越发地能够感受到自身掌握之“道”的渺小以及大道的无穷。

且不说逻辑不逻辑的问题,单说当一个修士面对无穷无尽的大道之时,祂有脸说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吗?

杨戬抓住子娴言语上的一个漏洞,对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嘴炮攻击。

子娴被他这一套一套听起来挺有道理的话给忽悠的晕头转向,最后甚至于产生了一丝对自己无知的羞愧。

“所以说,明天就把你爹给埋了吧!”杨戬最后图穷匕见。

“啊,嗯……”子娴刚要顺口答应,但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不行!”

拨楞着脑袋,双手对杨戬比了个“×”的姿势。

“……”杨戬有些被她摇脑袋的姿态给萌翻了,白了她一眼道:

“你这用一个月处理了丧事礼仪之后,不会又要为你父亲守孝三年吧?”

子娴显然没想到一个月之后的事情,此时听杨戬提及,好像也并无不可……

看着她那样子,杨戬就忍不住捏了捏额角,一阵头疼:自己当时怎么就脑子一抽就答应比干送这大侄女了呢?

呵呵,还想守孝三年?自从他杨戬踏进朝歌的那一刻起,他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

短则三年,长则五年,他就要西岐的大军开进朝歌,结束这场封神之战!

杨戬瞥了一眼企图萌混过关的大侄女,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前厅中的灵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