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浪一心忠于陛下,殿下此问让曹浪不知从何答起?”
曹浪还想挣扎一番,被这么赤裸裸地逼问,他还是头一次这么狼狈。
姜铖微微摇头:“曹大人何必明知故问?
本王既然来了,便是带着诚意来的,我们双方究竟是怎么想的,彼此都了然于胸,再绕圈子又有什么意思呢?
忠心与否此时便也没那么重要了,毕竟我们更看重事情的结果,只要符合彼此的利益,过程便可以忽略。
就好像徐信之死,无论是我还是陛下都不会深究此事,我们只看重结果。”
姜铖话中的意思在明显不过,你曹浪若是忠心耿耿会杀了徐信吗?
反过来说,若是皇帝真的信任你曹浪还会另外派人插手船舶司之事吗?
彼此的信任便是这么脆弱,何谈忠心?
只要你在这个位置上做出了符合我利益的事,忠心便也就那么一回事了。
提到徐信,曹浪并无愧疚之色。
通海港几代人都只知曹家不知天子,徐信偏偏要打破这个局面,他不死又谁死呢?
徐信的死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上都有各自的道理,曹浪也没有过多解释,轻轻一笑便将此事揭过。
他说道:“殿下既然这么说了,曹浪便也不矫情了,有些东西还是趁早说清楚为好。
通海港我曹家经营了有五代人了,自李唐王朝时起便在此落地生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我曹家,这通海港就只是一个破落渔村,没人愿意多看这里一眼!”
“曹大人这话本王赞同!若无曹家人世代经营,通海港岂有今日之繁华?
朝廷也正是看到曹家人的才能,这才把船舶司设在此处,既是借助便利的港口条件进行海贸,也有意将通海港打造成大夏的第一海贸交易点,广迎八方来客!”
姜铖诚恳道。
曹浪笑着摇头道:“若是真如此,徐信还会来船舶司吗?
还会带着五千兵马来到此地吗?
朝廷看中的是通海港,却不是看重曹家占据的通海港!”
曹浪此言极为露骨,就差指着姜铖说你们姜家就是要谋夺我曹家基业。
姜铖泰然答道:“曹大人多虑了。通海港离不开曹大人,换个人未必能有今日的局面,这一点朝廷诸公包括陛下都是知晓的。
派徐信来此也是为了公干。
毕竟通海港交接四海,人来人往,未必没有异域之人的眼线,他们在此也是为了保护通海港的安全。”
在这一点上姜铖是一定咬死的,绝口不提侵占曹家基业一事,若是承认了这一点,谈判必将破裂。
曹浪叹道:“人死如灯灭!徐信死了,这事再怎么说都无济于事,不如说说往后。
我曹浪需要朝廷的保证,保证通海港为我曹家所有,这事一切谈判的起点,不认同此事,其它的便也没有谈的必要了!”
姜铖随即说道:“这一点本王便可替朝廷诸公保证,通海港不会易主!”
姜铖说出这话是有极大风险的,朝廷诸公那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典型代表。
今日为了对付傅家自然会承认这句话的官方权威性,可等哪天想要腾出手对付曹家了,那这个锅就可以甩到姜铖头上,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做自己的决定。
但姜铖却甘愿冒这个风险!
若是能得到曹家支持,不仅接下来对付傅家有了保障,往后在海贸上自己也有了可以发声的权力。
海贸之利,皇帝都割舍不掉,他有心去争那个位子,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肥肉从自己面前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