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听完周瑜的见解之后,张业赞许的点了点头,都说三国时期的世家子弟都是将家事放在国事之前,凡事都先为家族着想,只有在家族的利益不会受损的情况下,才会为国出力。
而现在看来,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
就譬如现在的周瑜,思想就很清明,行事作风也是光明磊落。
“既然如此,某也就不隐瞒什么了,之所以打算教授今天那些人的子女读书,也不是想在他们当中培养出多少人才来,先不说他们有没有这个资质,即便真的有一两个被埋没的大才,某能不能等到那一天还未可知呢。”
“而且,某真正想做的可不是只教这些孩子读书,如果可以的话,某希望能在整个天下都兴办学堂,让天下无论寒门还是士族子弟,都能有书读,有衣穿,有饭吃!”
“若是天下百姓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又怎会有黄巾之乱?百姓又怎会受饥寒之苦?若我汉家儿郎个个习得文武,边境上的番邦异族又何足道哉?”
张业说出这番话之时,周瑜一直在盯着张业的双眼。
周瑜发现,张业的眼神始终清澈坚定,没有半分作伪之色。
一时间,周瑜都被张业给震惊到了,他原本还以为张业只是想趁乱世崛起,成就一番功名伟业。
却不曾想,张业心中居然还有如此壮志,如果真能如张业所言,天下百姓没有贵贱高低之分,所有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那该是何等的盛世风采。
至少在周瑜的认知中,有史以来都未曾有过这样的盛世王朝,即便是文景之治,汉武大帝时期,也远远不及如此夸张的程度。
心中向往的同时,周瑜又免不了在心底暗暗质疑,这世间真有这样的人间乐土吗?
没错,就是人间乐土,在周瑜看来,能让治下百姓全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的地方,就是人间乐土。
如果真有哪位帝王能将国家治理的如此强大,那可就不仅仅是名垂青史那么简单了,即便说是万古长青也毫不为过。
这一刻,周瑜只觉得张业的背影变的高大无比,甚至比起那个让他尊敬无比的父亲都要更加让人敬畏。
能够如此为天下百姓着想的人,岂能不让人尊敬?
只是,周瑜不知道的是,张业所形容的那种世界并非不存在的,业并非是张业所构想出来的。
而是因为张业本身就生活在那种环境当中,只是却有很多人对这个生他养他的祖国嗤之以鼻……
喝完一杯酒之后,周瑜便离去了,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知道的答案,而张业的回答也让他十分满意。
而在离去之前,周瑜还郑重的许诺,如果张业有需要的话,他也可以到张业创办的书院中担任教书先生。
对于周瑜这个决定,张业感到万分欣慰,虽然周瑜的年纪不大,但学识肯定是没得说的。
如果能得到周瑜的指点,对于那些孩子来说,也可谓是一大幸事了。
送走周瑜之后,张业只觉一阵困意袭来,打着哈气便要回屋睡觉。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忽然自门外响起。
“公子,可睡下了?小人有要事禀报!”
一听声音张业就知道,来人正是丁奉。
如果是别人的话,张业或许会直接让他明天再来,自己现在要休息了。
可既然是丁奉,那自然是要给几分面子的,这可是自己麾下除黄忠和周瑜之外,唯一的将才了。
尼德和黄叙不算,一个是除了打架和吃喝,啥都懒得管的糙汉子,一个是火气旺盛无处发泄的小屁孩。
更何况,这几天接触下来,张业深知以丁奉的性格,如果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他绝不会在这深更半夜的来找自己的。
“进来吧。”
张业对门外吩咐了一声,便又重新坐了回去,又为自己倒了杯酒,同时又为丁奉也倒了一杯。
没办法,这深夜的气温还是有点冷的,再加上现在他实在困的不行,只能依靠烈酒提提神了。
得了张业的允许之后,丁奉推开房门,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
在距离张业五步之外停下,随后低头抱拳跪拜道:“属下参见公子!”
“哎,承渊不必多礼,你我在外人面前是主从,没人的时候尽管以兄弟相称便是,不必如此拘束。”
说话间,张业已经上前几步,一把将丁奉从地上扶了起来,笑着拍了拍丁奉的肩膀。
张业这么做,一方面是看重丁奉,想要拉拢对方。
另一方面,张业确实不太喜欢古人的这些礼节,动不动就下跪的,他不喜欢跪别人,自然也就不喜欢别人跪他了。
对于张业的看重,丁奉心头一股暖流涌起,不过他还是坚持道:“公子,你我尊卑有别,小人怎敢如此放肆!”
张业知道丁奉秉性耿直,便也没有继续再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转而直接问道:“承渊,这么晚来找我所为何事啊?”
听张业问起,丁奉连忙抱拳答道:“回禀公子,小人这两日发现营中人数不对,似乎少了十几人,小人四下打听了一番,也无人知晓那些人的去处,因此特来禀报!”
一听此话,张业眼珠转了转,便明白丁奉说的那些失踪的人是怎么回事了。
当即,张业哈哈一笑道:“哈哈哈,承渊勿忧,那些人不是失踪了,而是被某派出去执行秘密任务了,因而无人知晓他们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