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抵达柴桑(2 / 2)

至于杜泽,诸葛亮现在对他更加热情了,他可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傻书生,他很清楚杜泽这些天说出的那些知识对生产力能够带来多大的提升,光是这个电动机,不光是生活生产上有大用,在军事上的用处也不少,就比如用于后勤运送,可以节约不少损耗了。

所以,诸葛亮更不得赶紧把杜泽脑子里的知识都学到手,把杜泽给榨干。不过,这些天亲自动手做小手工也是把诸葛亮弄得有些疲惫了,所以也只好暂时先放过杜泽,选择回去休息一会,让杜泽等到了东吴再来把他喊醒。

……

一叶扁舟过大江,波涛浪涌似无妨。

顺流而下的速度很快,杜泽和诸葛亮两人很快便乘船抵达了柴桑。

抵达码头后,杜泽喊醒了诸葛亮,然后便在地头蛇鲁肃的带领下,先行前往驿站住下。一路上,杜泽也不忘掀开马车的车帘,观察外面的景象。

一路看下来,跟曹操大军抵达之前新野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多年的和平下,百姓们也是安居乐业。

长江江面上,渔夫正甩出渔网,期盼着这一网以及下一网,下下网能够收获满满。

城外的农田上,农夫们正在烈日下忙着耕作,只是白嫖过种田技能的杜泽看着他们种田的庄家把式,发现还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

等马车进入了城里后,城里面人来人往也是一片繁荣的景象,之前在城里行走的人们,看起来衣着并未比城外的农民渔夫要好多少,虽然要赶紧整洁一些,但也是颇为陈旧的样子,看起来经济条件并未比刘备治下的新野百姓好多少的样子。

但不管怎么说,此时新野的百姓已经经过一番颠沛流离,远离家乡,跟随者刘备去了江夏,而柴桑的百姓依旧还在享受着和平,看样子应该还不知道曹操大军已经抵达附近,即将入侵江东的情况,不知道战乱即将到来的消息。

不然的话,这些百姓不可能还是这样一幅安居乐业的样子,肯定都是忧心忡忡的,就跟当初新野的百姓一样。杜泽可不相信东吴这边的统治阶级不会去黑曹操,毕竟黑曹操都不用费劲去瞎编一些没有的故事,只用把曹操干过的事情重复一遍,就足够百姓们对曹操怕得要死了。

“好一片祥和的景色。”

跟着杜泽一起看了一路的诸葛亮,显然也是想起那些跟随刘备逃亡的百姓们,两相对比之下不由心生感慨,而鲁肃在听到诸葛亮的话后,也是一副颇为自豪的表情。

不过杜泽接着就泼了一盆冷水,直接这副场景马上要没了。让鲁肃不由面色一沉,只是当着两个外人的面他不好说什么。只是带着两人抵达驿站后,便先行告辞,回去找孙权复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