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亮向杨印堂说:“老兄,还是你先说吧。”
杨印堂想了想,“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能写出一些对社会有影响的作品就心满意足了。”
老蒋把目光转向文亮,“你呢?”
文亮说:“我到现在还是满脑子糊涂浆,不知该从什么地方下手。老实说,我对短篇小说的创作还是情有独钟的。蒋老师您不是经常说时代需要大手笔吗,我今后会朝着这个目标迈进的。”
老蒋稍微沉思了一会然后说:“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都充分表达出了你们的意愿。文学创作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基础打好了就可以随意发挥。通过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我认为文学创作不能有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要极大限度地展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无羁的思绪畅游在广阔的天空中。”
杨印堂若有所思地问:“蒋老师,我明白你说的意思。但是,这样会不会偏离主流方向。”
老蒋把手有力的一挥,“不会的,绝对不会的。”
文亮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在心里反复琢磨着老蒋说的话。他觉得老蒋的话很有道理,文学创作靠得是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想象。然而杨印堂的担心也是有原因的,如果文学创作偏离了弘扬社会正气的主流方向那会如何呢?
看到杨印堂和文亮都在凝眉沉思着,老蒋又点着了一支烟。他猛吸了两口,然后从嘴巴和鼻孔中喷出了团团烟雾。“你们不要有太多的顾虑,搞创作要放下包裹轻装上阵。当今的社会环境非常好,是出人才的最佳时期。我希望你们能牢牢把握住这个机会,将自己的才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食粮,立足于这样的一个高度,我们还怕偏离主流方向吗?”
从杨印堂家回来后,文亮就去山大交了上个月的党费。在教学楼下,连明晨副校长从二楼的窗户探出身喊他上去。
来到连明晨的办公室才刚一坐下,他就非常高兴地说:“我们校有一个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中日青年友好交流活动的名额,邓校长和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你去比较合适。你的英语和日语水平都很高,而且综合素质也是一流的。校里刚开了党组会,已经同意把你报上去了。”
“什么时候?”文亮问。
“具体时间我们也不大清楚,等上面批下来就知道了。”说着他爱抚地在文亮的肩上拍了拍,“国家对这次交流活动很重视,有六个城市负责接待这些日本朋友。”
“连校长,谢谢您们!”
连明晨颇有感触地说:“谢什么谢!在我们眼里,你向来都是最棒的。虽然你已经毕业,但这最后的荣誉一定要好好珍惜。”
文亮心头一热,“连校长,请您放心,我会好好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