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古代的傀儡帝王皇帝,还是不少,比如伟大的始皇帝嬴政,在刚的早,朝政一是由他的母亲和吕不韦把控的,比如汉文帝,一开始大权也是他的母亲吕雉握在手中。还有康熙皇帝,权臣鳌拜压制了十多年,等等这些,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曾经都可以称之为傀儡皇帝,不过他们最终都实现了逆袭,成为了一代雄主。
而除了他们,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还有一些皇帝权臣玩弄于鼓掌之中,彻底沦为傀儡,结局悲惨。比如一代枭雄曹操后代曹芳、曹髦,末的绪、溥仪,还有天主人翁汉献帝刘协。他们的结局都非悲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倒不是说他们的都是无道的昏君,而是这些末代皇帝身上似乎都有一个同点,就是手中没有实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己说了不吧!
比如曹魏末的曹髦,他一对司马昭的所作所为心存不满,要找机会除掉他,可是他高估了大臣们对他的忠心,也高估了自己实力。当他喊出那句“司马昭之心人皆”,率领手下亲杀向丞相府,要以此来夺属于自己的权利时,朝中大臣竟无一人支,结,曹髦司马昭的亲所杀,成为了历史上最刚烈的皇帝之一。
曹髦的死可以说是预之中的,不论他有没有发起这行动,司马昭都不会留着他,而对于曹髦来说,不反抗就只能等死,反抗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曹髦选择了反抗,用最悲壮的方捍卫了曹魏最后的尊严。
说一下绪帝,他给我的印也不是一昏庸无道的君主,比如他亲政后就开始顿军务,派左宗棠一举了新疆地区,设立台湾省。励精图,推行变法,他的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能够振兴国家。
可是当时的政府内忧外患,尤其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不断的阻挠和破坏,使得绪帝举维艰,最终变法失败,或许也是一种无奈和悲哀吧!
而相比于以上傀儡皇帝的结局,天的主人翁汉献帝刘协,似乎要好一些,史记载,刘协绝对是我国末代皇帝中结局最好的一了,也是一心怀大的仁君。
很多人认识刘协都是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的,因为刘协曾很多军阀挟过,因此就有人认为刘协是一无能、昏庸的皇帝,但事实的是这样吗?
?
然而事实非如此,历史记载,刘协从小天资聪慧,袁术曾经夸赞他“圣主聪睿,有成之质”,但在混乱的东汉末年,刘协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他也曾试图反抗,不愿向命运头,可是老天没有眷顾这仁义之君。
刘协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话说汉灵帝晚年时,曾立刘协为太子,但当时他还有个长子刘辩乃是何皇后所生,一寄养在民间,这个刘辩举止轻浮,全没帝王该有威严气质,汉灵帝不喜欢。而刘协因为一生在永乐宫中,由董太后悉心抚养,举止端庄,得汉灵帝喜爱。可是废长立幼又有违皇室传统,因此难以抉择。
中平年(公189年),汉灵帝病重,就把刘协托付给了宦官蹇硕,到了四月,灵帝去,立刘辩为帝,是为汉少帝,自此朝政大权落入了何太后和何进手中,刘协封为渤王,后又为陈留王。
可是老何家没有嘚瑟多久就爆发了宦官之乱,是何进带人捕杀了大宦官蹇硕,为了报,众宦官联合起来又弄死了何进,着袁氏兄弟又联合何进旧部捕杀宦官,把京城搞得一团乱。宦官张让、珪等人无力抵抗,于是挟刘协和少帝出逃,这是刘协第一挟,这时候他还不是皇帝。
不巧的是,刚逃出来就“三国报幕员”董卓拦下来了,尚书卢植又斩杀了张让、珪,把少帝和刘协迎了皇宫,这事史称“十侍之乱”。
到京城后董卓力排众议,废掉了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从此刘协便开启了自己傀儡皇帝的一生。
?
傀儡生涯
刘协登后,董卓立刻自封为丞相,又加封为太师,全把控朝政,非残暴,经纵手下军队在京城抢掠财物,奸y妇女,无恶不作,洛阳城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州郡牧守纷纷以讨伐董贼的义起兵,史称“关东联军”。自此也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所以说董卓是“三国报幕员之一”不为过。
关东军推举渤太守袁绍为盟主,从三面进发来包围洛阳,董卓一看这情况,是肯定不过的,那就只能跑了,于是挟汉献帝迁都长,临走前还把洛阳宫殿烧成了一片废墟。此时司徒王允虽然表面上迎合董卓,但在暗中心向汉室,一在谋划着找机会弄死董卓。
到了长之后,王允终于找到了机会,他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中郎将吕密谋刺杀董卓。而这事情的关键点就在于吕,我们都道,吕可是一个“大孝子”,又是董卓的义子,能轻易地就你策反了吗?可是吕还就这么轻易策反了,亲手弄死了董卓,因此网上还传了这样一句话“孝子吕,专捅义父”。
董卓死后,王允录尚书事,吕也因此升为奋威将军,二人开始同掌朝政,因此,汉献帝又王允、吕二人控制了。
可是还没等捂热乎呢,董卓旧部李傕、郭汜二人就率兵攻入了长,赶跑了吕,王允也落得个惨死场。